▲北美館戶外將由「途中」團隊打造兩道8公尺高牆、蹺蹺板通道。(示意圖/「途中」團隊、北美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北美館2023年「X-site計畫」經2階段評選,由「途中」團隊以同名作品《途中》(Find your way out)脫穎而出,獲得首獎。團隊將在北美館戶外廣場打造兩道8公尺的高牆,並夾縫出寬約1公尺的大型「蹺蹺板通道」,蹺蹺板的地板內裝載5000顆鋼珠,將隨著裝置傾斜而滾動、流瀉出聲浪,預計5月展出。
北美館自2014年起開始「X-site計畫」,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徵選空間提案,今年已邁入第10屆。徵件著重於跨域形式的創作計畫,期望以空間、環境實驗性的臨時建築提案,呈顯結構工法、媒介運用、美學表現的突破與實踐。而此次由「途中」團隊獲獎,成員包括藝術家王仲堃、郭仲輔、石睿民(Rémi Roche)、尹心悅、劉佳豪。
▲團隊預計在北美館的戶外廣場,豎立起兩道8公尺的高牆,並夾縫出寬約1公尺的「蹺蹺板通道」。(示意圖/「途中」團隊、北美館提供)
團隊預計在北美館的戶外廣場,豎立起兩道8公尺的高牆,並夾縫出寬約1公尺的走道。走道的構造為大型「蹺蹺板通道」,配合頭尾兩側的阻尼器減緩震動,觀眾腳下的地板會隨著重心轉移,以±4°的傾角平緩落下或抬升;而蹺蹺板的地板內還裝載5000顆鋼珠,也將隨裝置的傾斜,流瀉出聲浪。
▲▼走道的構造為大型「蹺蹺板通道」,地板內還裝載5000顆鋼珠。(示意圖/「途中」團隊、北美館提供)
通道兩側的壁面,以繩索密接構成,行走時可感受指尖撥動繩索的觸感;隨著蹺蹺板的擺盪間,或隨著陽光的照射角度與視覺變化,甚至是挪移身軀時改變的觀看視角,包覆在高牆牆面上的雙層網格將出現「摩爾紋」的條紋干擾現象,儘管看似動態卻紋風不動,卻能為觀者帶來視覺上的動感、閃爍。
▲高牆壁面的「摩爾紋」帶來視覺上的動感、閃爍。(示意圖/「途中」團隊、北美館提供)
「途中」團隊強調,在疫情時代下,雖然促進了虛擬世界的發展,卻也因而減少真實感官的感受,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連結。作品使用「摩爾紋」打造的極簡方正結構體,在有侷限性的空間下,凸顯出創作者企圖回歸視覺、聽覺、觸覺⋯等當下的跨域身體感知,藉此改變觀眾與場域的關係。
透過作品在環境尺度上的巨大量體、顏色與材質,以及如何行走、人的重量如何改變地表狀態、聲響變化⋯等動態的行為介入,重新喚起因疫情而遭受框限的體感經驗。
▲團隊希望透過此作品,喚起因疫情而遭受框限的體感經驗。(示意圖/「途中」團隊、北美館提供)
針對此次首獎作品,評審團指出,結構語彙透過顏色、材質創造異質性,不僅適切地回應周圍的環境,與北美館的建築量體亦具高度張力的對話關係,同時也提取精準元素(聲音、行為、空間),在感性的感知介入與理性的視覺結構之間達到平衡。
評審讚,「該作品打破原本在空曠的廣場場域中,人身體的距離無法被界定的狀態。透過創造兩座高聳巨牆與相挾而成的通道,呈現對疫情中的未知與不確定性的態度與回應:每個不確定性取決於人們所邁出步伐的連鎖效應,就如同蹺蹺板的作動;唯一的通道,則說明直面疫情的不二態度,能從困境中找到出口。」
北美館「X-site計畫」從建築構築、當代藝術、環境研究、觀眾參與等多元視角,探討臨時結構裝置,形塑廣場公共性精神的整合性實驗計畫;同時鼓勵跨領域、多元性的創作對話與參與,讓未知的廣場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與關係思維。歷年來已支持許多新銳建築師、藝術創作者的落實展現,成為培育中青世代的重要發表舞台,進而拓延為臺灣當代空間型態的跨域實驗場域。
《途中》(Find your way out)作品預計於今年5月20日~7月30日亮相,地點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