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鮮奶製品供給過剩,酪農業進入寒冬。(圖/CFP,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鮮乳市場價格近期持續調降,逼近北方酪農業的生產成本價,因此,在北方牧場較大的河北、內蒙古、山東等地開始出現「倒奶殺牛」的景象以節省成本,至於牧場較少的南方省市則暫時維持供需正常。專家建議,中央可盡快落實「噴粉補貼」,推動實施「奶粉國家收儲」政策,向市民發放「牛奶消費券」以拉動乳製品消費,為乳企紓困。
《北京商報》報導,在幾日前召開的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會上,經測算的生鮮乳交易參考價從最低不低於3.93元/公斤下調到3.85元/公斤(單位,人民幣,下同),逼近北方3.5至3.8元/公斤的成本價。這也是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會第一次附加條件地公佈交易參考價,要求乳企做到應收盡收、如期續簽收購合同,並在困難緩解後補償差價。
安徽宿州一名從業30多年的酪農業者老李透露,一頭乳牛的草料費每日大概要80元,牛奶沒人收,幾十頭牛的牧場,養一個月能虧幾十萬元,「短期看不到好行情的希望下,只能殺了奶牛(乳牛,下同)賣牛肉,及時止損。」
位在大陸北方的內蒙古德旺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明言則表示,德旺農牧主要向全國各地販賣乳牛,「河北的一位客戶養了1000多頭產奶,但因為行情下滑的原因,這半年已經將接近一半的奶牛轉成肉牛育肥了,但肉牛和牛奶的行情都不算好,幾乎是牛和奶都沒人收。」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分析,近期原奶(生乳)行情走弱,主要是消費需求不足下階段性產能過剩導致,「從原奶的消費需求端看,一方面,去年至今酸奶(優酪乳)銷量整體一直在下滑,在疫情影響下,終端需求走弱。」
宋亮認為,2022年以來,各大企業都在將收上來的生鮮乳進行噴粉(製成奶粉),目前噴粉量已經較為足夠,很多中小乳品企業在2023年可能都不再收一些牧場的生鮮乳,導致個別牧場現在還沒有簽下2023年的訂貨合約。
面對業內困境,老李強調,在2015年行情低谷時,80多頭乳牛在牛奶賣不出去的情況下,只能殺了30多頭牛賣牛肉,扛著虧損度過,他也預估,「這波行情估計得3至4年才能逐步好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