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民眾大罷工反年金改革。(圖/路透)
文/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19日專電
法國跨產業工會今天發動全國罷工遊行,至少112萬人參與。巴黎現場水泄不通,示威者告訴中央社,不反對改革,但不應只拿勞工開刀;受訪民眾則說,支持罷工,即使不便也會忍耐。
法國自1995年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起,皆嘗試解決退休制度的負債風險;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017年當選以來,也多次嘗試推動退休制度改革以避免年金破產。
法國總理柏納(Elisabeth Borne)10日發表政府退休制度改革計畫綱要,主要包括:全民法定退休年齡從現今的62歲延後至64歲;為領取完整退休金而將繳納分攤額增加至43年份的時程提前;終止國營企業與公務人員的退休「特殊制」。
法國多數民眾不滿馬克宏政府的退休年金制度改革,8大工會今天大串連與罷工,並在各城市示威遊行。內政部指出今天全法國共有112萬人上街;工會則表示有逾200萬人參與。
巴黎參與者無懼接近0度的低溫,將共和廣場擠得水泄不通、寸步難行。原訂下午2時出發的遊行隊伍因人數眾多,在原地停滯一個半小時才在民眾歡呼聲中開始緩慢前進。工會表示巴黎參與人數為40萬人;巴黎警局的數字則為8萬人。
法國總工會(CGT)郵政通信產業(Fapt)法蘭西島地區秘書貝爾(Sylvie Bayle)向中央社強調,改革並不合理,「還有其他的開源方式。我們需要另一種改革,如向企業徵稅、增收資本獲益稅、銀行利息與上市股票等稅」。
法國「特殊制」(régimes spéciaux)具有悠久歷史,貝爾認為特殊制存在有其意義:「某些行業可以提早退休,因為辛勞程度(pénibilité)不同,政府卻要取消,使情況越來越艱困。」
▲8大工會19日大串連與罷工,並在各城市示威遊行。(圖/路透)
醫護人員-統一工會聯盟(SNICS-FSU)秘書長蓋瑞齊(Saphia Guereschi)向記者表示,「改革非常不公平,會讓民眾越加貧困,衝擊整個社會」。
她說,退休制度要考慮社會如何分配,「要做經濟決策,我們譴責改革的原因是因為它只針對並要求受薪階層,令人無法接受,我們都看得一清二楚,總統利用退改來進行政治目的,忽略人民聲音」。
蓋瑞齊也認為不該終結特殊制,因為每個工作的勞動情形、工作條件都不同。她說,護理人員因身心壓力繁重,平均壽命比一般法國人少了7歲,因此統一退休年齡很不公平。
在廣告業擔任會計的伊拉納(Michel Illana)同樣不反對改革本身,但也希望以其他方式例如減去雇主的稅收豁免項目、增收富人與上市公司的所得稅、創造就業、增加投資證交稅來改革,他甚至可接受勞工增加分攤稅率比例,前提是雇主需要同樣付出,而非只有勞工。
法國媒體稱今天為「黑色星期四」或「混亂週四」,大眾交通因罷工而減班、停擺。巴黎地鐵大受影響,除了2條自動化路線運行無虞外,其餘僅尖峰時間有少數班次,部分地鐵線與地鐵站整天關閉。
巴黎民眾今天都須提早一到兩小時出門,不少人在地鐵口望著拉下的鐵門興嘆。此外,全國鐵路也受衝擊,奧利(Orly)機場2成航班被迫取消。
受訪的一般民眾皆向中央社表示,罷工確實帶來不便,但仍支持罷工權,且認為此次罷工「合理」,因此會盡力忍耐,也希望紛爭早日落幕。
▲遊行中途及傍晚抵達民族廣場時數次發生警民衝突。(圖/路透)
會計師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告訴記者,「今早出門蒙巴納斯地鐵已關閉,我只好搭公車,是沒遇到什麼問題;不過回家看來會很麻煩,因為周邊地鐵都關了,我可能要走回家了,希望路上能遇到有行駛的地鐵」。
對於罷工權,他表示當然支持,「政府要我們多工作兩年,我反對,我希望能在身體還健康時退休。即使帶來不便,我也支持罷工,因這關乎我們的未來」。
高中生嘉布瑞爾(Gabriel)則表示,今天沒有地鐵,「無法移動,很麻煩,我必須騎自行車,結果停車站全滿,找車位找好久」。而他同樣也支持罷工,「這很重要,能表達意見,罷工權是法國特色,一定要保留下來」,並盼這次罷工能讓政策有所改變。
巴黎示威大致氣氛和平,跨產業參與者理性高呼訴求,然而在遊行中途及傍晚抵達民族廣場時數次發生警民衝突。巴黎警局表示,活動逮捕近40人。
在西班牙訪問的馬克宏今晚承諾,政府將堅決並負責任地推動退制改革,「同時帶著尊重與對話精神」。
法媒報導,8大工會晚間會議後同意,將於1月31日再度上街,繼續抗議政府退制改革。
More than a million protesters, chanting slogans like “retirement before arthritis,” took to the streets throughout France to protest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s plan to raise the legal age of retirement to 64 from 62. https://t.co/S6LQKCPpPM pic.twitter.com/9dzZlfeIpE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January 19, 202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