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網友提供)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大腸癌已蟬聯15年癌王,台灣平均每35分鐘就有1人患病,外科醫師鍾雲霓直言,當發現有血便時,與其疑神疑鬼,不如直接求診;但同時也點出幾個血便觀察的原則,表示若碰到「這情況」,千萬不能放任不管,務必到醫院報到。
鍾雲霓今在臉書提到,痔瘡、肛裂、大腸癌其實很難自己分辨,與其操碎了心,不如去趟門診或規律安排健檢;當然,通常還是有幾個觀察原則,但不包括一張出血照判吉凶。
情況1:排便時稍帶著肛門撕扯感、傷口疼痛感;同時,滴血在馬桶裡或擦拭時染在衛生紙上
這種出血比較像肛裂,可以觀察2-4周左右,通常會自己痊癒。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情況2:無痛地排便出鮮血,伴隨著肛門腫脹異物感
若軟便、硬便時都一樣,這可能是內痔膨脹出血,偶爾喝了酒、吃了辣、累一點的時候,來一下沒關係,可以再觀察一下;但如果太頻繁,每個月都來一次,或每次量都染紅整馬桶,那擺著流久了會慢性貧血,請找個時間就醫,和醫師討論。
情況3:無痛地排便出鮮血,連肛門異物感疼痛感都沒有
如果出現情況3,加上平常排便順暢的您變得常腹瀉,這個就怪怪的了,有惡性可能,不要丟著不管它。
最後,鍾雲霓也提醒,年屆45-50歲,請考慮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鏡不是年年要做的東西,大腸黏膜長個息肉需要6-8年,息肉變壞需要2-3年,所以如果做過第一次是正常的,可以3-5年檢查一次,甚至正常了一陣子之後,再拉長年限至5-8年一次,都能免除您可能有大腸癌的疑慮和風險。」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