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提到,「情感孤寂」現象男女都會發生。(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文/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
摘自/小樹文化《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情感交流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無關性別。儘管尋求心理治療的女性多過於男性,我仍然治療過許多在早期人際關係中的孤寂男性。大多人認為男性的情感需求較低,可是看看自殺率與犯罪數據就知道,他們在某些方面比女性更為痛苦。或許他們沒有表現出來,但缺乏親密感、歸屬感或關心的男性一樣會有空虛感。
孩子一旦發現無法與父母感情互動,常會扮演他們認為父母所希望的角色,強化與父母的連結。這麼做或許能贏得一時的讚許,但仍然不是真誠的情感交流。畢竟情感缺失父母不會因孩子取悅了他們,就突然發展出同理能力。
童年缺乏情感互動的人,不論男女,通常不相信有人會愛上「真正的」自己。他們深信,想要拉近雙方的關係就必須扮演以對方為重的角色。
▲一名男性個案長期在妻子面前「假裝開心」,實際上很勉強。(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案例:不敢說真話的傑克
剛結婚時,個性活潑的凱菈經常讓傑克有被愛、快樂的感覺,但現在傑克卻非常憂鬱。
「我應該是快樂的,」他說:「我是全世界最幸運的男人,也努力成為她想要的男人。但我痛恨這種假裝的感覺,總覺得好像在演戲,勉強自己樂觀。」
我問傑克,凱菈看見的他是什麼樣子?「我應該像她一樣快樂、讓她覺得被愛、讓她永遠快樂。」他望著我,想獲得我的肯定,在我開口前他又說:「凱菈下班回家時,我會裝出開心的樣子,但我覺得這樣好累。」
我問傑克,如果告訴凱菈其實他是勉強裝出開心會怎麼樣?他說:「如果說實話她可能會又驚又怒吧!?」
我告訴傑克,雖然小時候曾因為說出內心感覺而惹怒別人,但聽起來凱菈並不會這樣,只有他易怒的母親,才會在別人不聽命行事時爆發。
傑克和凱菈間的穩定情感應該能讓他輕鬆做自己,但傑克卻深信:如果不努力就會毀了一切。當我告訴傑克,新的相處模式能讓真正的自己有機會被愛。被點出情感需求後,傑克不自在又難為情的說:「我被你說得好像可憐又黏人。」
傑克從小便從母親那裡接收到「弱者才有情感需求」的訊息,若他不照母親的意思做,他就不乖、不值得被愛。
傑克終於了解自己的心情,也更能對凱菈敞開心房,周時凱菈也完全接納他。發現自己對母親懷抱很深的怨氣,傑克驚訝的說:「不敢相信我這麼恨她。」傑克不知道的是:當有人毫無理由的控制你時,有恨意是正常、不由自主的,因為這表示「那個人正在抹滅你的感情、犧牲你來滿足他的需求」。
▲一名長期單身的女子,因為疲於應付把她當附屬品的父母,也不想付出心力談感情。(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被父母困住的愛
這種孤寂感不只存在兩性關係中,即便單身者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因為跟父母和朋友的相處也感到孤寂,使他們不想付出心力談感情。從父母那裡學到「關係是麻煩且會被拋棄的」,加上疲於應付視他們為附屬品的父母,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像人生陷阱一般。
案例:被控制的露意絲
近三十歲時,單身的小學老師露意絲覺得被控制狂母親主宰了。母親原本是不苟言笑的女警,要求女兒同住以便照顧她。但面對母親的諸多要求,讓露意絲有輕生的念頭。
露意絲的治療師直截了當告訴她,她得脫離母親的控制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當露意絲告訴母親她要離開時,母親說:「不可能,妳絕對會受良心譴責,而且沒有妳,我活不下去。」
露意絲鼓起很大勇氣才建立自己的生活。在過程中,她發現罪惡感是可以承受的,而且只是自由的一點代價。
★本文摘自小樹文化出版《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作者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心理學博士與臨床心理學家,私人診療所專門從事個人心理治療並幫助受情感缺失父母傷害的成人。
童年的孤單包圍著我們,就算長大,仍無法擺脫,只是換了另一個形式:沮喪、焦慮、長期緊張、壓力、睡不著等失控的感覺折磨我們。這些身心症狀像是一套警報系統,提醒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真正的感受──想要被愛──那就是覺醒的開始。琳賽‧吉普森累積20年的諮商經驗,分享真實案例,讓我們看見父母帶來的痛,解開與親情的枷鎖,修補世世代代的情感缺陷,拒絕複製上一代給予的傷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