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泰順/內閣改組呈現派系分贓 總統的「跛鴨效應」

2023年02月1日 12:06

▲蔡英文總統任期僅剩不到兩年,跛鴨效應降臨已是現在進行式。(圖/記者屠惠剛攝)

●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總統大權在握,利益追逐者蠅聚依附,使得總統頗有君臨天下之勢。但民選總統有固定任期,當任期即將屆滿又無法連任時,依附者為求保全利益,必然會開始布局轉投可能的繼任者。此時的總統雖依然在位,但卻常尷尬地發現,權勢已不如過往般的風生水起。西方學者稱此為「跛鴨效應」,譏其再難大步邁前的窘境。

政府首長的有限任期,是民主制度的重要設計,產生的跛鴨效應,則是人性的自然反應。美國行憲兩百餘年,跛鴨很少出現例外;台灣僅僅歷經四位民選總統,媒體人也觀察到此一效應歷歷在目,現任的蔡英文總統當然也難逃此一魔咒。

跛鴨的兩種宿命 展現勇氣改革或用盡心機鞏固權力

面對跛鴨宿命,歷來的掌權者通常有兩種可能的選擇:一是順勢而為,另一則為鞏固權勢用盡心機。以前者而言,任期無多的總統雖然不能再翻雲覆雨,但因無續任壓力,反倒可以利用剩餘任期,推動過去不敢碰觸的政策。例如,歐巴馬在第二任期時,果決恢復與古巴的外交關係,如此不懼保守選民的反彈,恐怕也只因沒有後顧之憂才敢提出。但跛鴨流失的權勢,當然也使得政策推動面臨更多阻力,如歐巴馬提出的槍枝管制法案便慘遭杯葛。但無論如何,敢展現勇氣進行政策改革的跛鴨,應該可以贏得歷史定位。

▲歐巴馬在第二任期時,果決恢復與古巴的外交關係。(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另類的跛鴨,便是企圖利用仍然掌控的權力,致力鞏固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甚至盤算退職後的個人利益。由於這類作為等同挑戰人性的自然傾向,跛鴨總統須以更大的利益來交換依附者的忠誠,甚至犧牲國家利益與民主價值在所不辭。這是為何,第二任期的總統聲望往往不如第一任期,貪瀆傳聞也更是甚囂塵上。

蔡英文總統任期僅剩不到兩年,跛鴨效應降臨已是現在進行式。值此之際,行政院因九合一敗選提出總辭,由於人事決定政策的走向,讓我們有機會觀察,蔡總統究竟是屬於第一類懷抱政策理想的跛鴨,還是屬於第二類,僅為鞏固個人權勢而不計代價的領導者?

內閣改組以鞏固權勢為考量 人事安排著重派系分贓

無庸諱言的是,觀察內閣改組的過程,似乎反覆驗證總統的施政重心乃以鞏固權勢為考量。例如,在徵詢陳建仁組閣前,總統竟與請辭待命的蘇貞昌先行密會商定各項內閣人事,連院長最重要的幕僚長──行政院秘書長,也在該會議拍板定案,完全不尊重繼任者的想法。總統如此遷就蘇院長,無不希望他多年經營的政治人脈,不要在未來兩年站在自己對立面。但總統豈不知道,憲法規定內閣人事由新閣揆決定,如此貶抑新院長為光桿司令,讓新院長情何以堪?

▲陳建仁曾涉及掛名抄襲,鄭文燦甚至因此被取消學位,卻無礙於他們分居內閣第一、二把手。(圖/翻攝自Facebook/陳建仁 Chen Chien-Jen)

此外,民進黨最大派系的新潮流與次大派系的正國會,在新閣中分居要津,顯然也是派系妥協的結果。人事安排既然著重派系分贓,政策方向或敗選檢討便淪為形式。如論文抄襲是民進黨敗選的主因,但陳建仁曾涉及掛名抄襲,鄭文燦甚至因此被取消學位,卻無礙於他們分居內閣第一、二把手。此外,國安威脅、能源短缺、農產行銷、氣候變遷等均是台灣未來兩年所將面臨的重大挑戰,但擺在位置上的,卻很難顯現政府有面對問題的決心。

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總統大位似乎已是定局,但繼任者過早定案,無疑讓跛鴨總統更感威脅。此次內閣總辭與改組過程荒腔走板,或許便因新太陽讓在位者亂了手腳。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