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星雲大師荼毘(火化)後燒出大量舍利子,引發網路熱議。對此,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表示,「直接把舍利子當成結石的來源,這個推論成立機率不高,過於武斷」,且明明差很多。他也貼出各種結石的照片。
▼星雲大師荼毘後出現大量舍利子 。(圖/佛光山提供)
▼膽結石。(圖/翻攝高雄長庚醫院網站)
杜承哲在臉書說,信者恆信,他沒有能力判斷高溫燒炙下體內礦物的變化,是不是真的能產生「星雲石」的形狀和色澤,但是留言好多人講「結石」,他反而不太能接受,明明就差很多啊!
杜承哲指出,腎結石主要分成是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磷酸銨鎂結石、尿酸結石、胱胺酸結石,預防的重點在於多喝水(大於2000cc),避免過多動物性蛋白、避免碳酸飲料等草酸過多的飲食等。
杜承哲提到,膽結石主要分成是色素結石、膽固醇結石、混合型結石,預防的重點在於避免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減少精緻澱粉,三餐要正常。
▼各種膽結石。(圖/翻攝國軍高雄醫院院刊)
對於星雲大師的舍利子,杜承哲認為,一開始看就知道差異甚大,很多結石細碎而不規則,遭到高溫可能更是會被破壞掉。
杜承哲表示,那會不會經過高溫反而變成「星雲石」的樣子呢?他認為很難,很多結石結構沒有想像中堅固,例如膽囊的色素結石粉粉的,有時可以捏碎;如果高溫後形成渾圓陶瓷狀結晶體,應該還是跟火化的溫度、過程更為相關。
杜承哲指出,只要分析「星雲石」的內容,即使礦物在高溫下發生質變,但應該還是有某些跡象可以證明,跟哪種結石成分較為相關才對,「結論是相不相信是個人自由,但我覺得直接把舍利子當成結石的來源,這個推論成立機率不高,過於武斷,需要實驗證實。」
▼星雲大師舍利子色澤多為法乳般淨白,其他還有紅、黃、藍、黑等琉璃光色的圓形結晶。(圖/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生前曾說「我沒有舍利子」,但13日荼毘後仍遺留「數量多到無以計數」的舍利子,且色澤淨白且圓滿光滑。外界部分說法認為,舍利子可能與人體內軟組織鈣化有關。
不過,星雲大師醫療團成員、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吳建興說,星雲大師沒有結石、痛風等相關病史,應該與組織鈣化無關,舍利子形成還需要科學辯證,但佛教說德行高僧才會有舍利子,是種美好的解釋。
佛光山則表示,星雲大師燒出舍利子是大師一生修持,利益眾生的功德自然感得的結果。至於星雲大師為何要說,自己沒有舍利子呢?佛光山解釋,那是大師希望世人對佛法的認知應回到根本,而不是在有形、有相上求,不強調舍利子的信仰,「一如大師曾說過,只有道德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能夠求證空無的真理,更是究竟解脫之道。」
▼星雲大師圓形結晶舍利子,於潔白的遺骨舍利中,其他更有無數小舍利子。(圖/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生前曾說自己沒有舍利子。(圖/佛光山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