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都討厭失敗,芬蘭卻有「失敗日」讓人們慶祝。(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褚士瑩
摘自/大田出版《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褚士瑩的日常慢哲學》
Jessica Wood是一個2014年起定居芬蘭的英國人,她曾經發布過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什麼芬蘭有一個國家失敗日?」大意是,10月13日是芬蘭的「失敗日」,起源於2010年,芬蘭大學生發現,雖然市場上有很多充滿挑戰的新企業和新工作,但自認「不夠好」的恐懼,阻礙了許多芬蘭年輕人去追求這些工作。他們因此特地舉辦了首屆「失敗日」活動,結果很快在芬蘭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諾基亞董事會主席Jorma Ollila、憤怒鳥(Angry Birds)的創作者彼得‧韋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和男子冰球隊教練尤卡‧亞洛寧(Jukka Jalonen)等芬蘭社會知名人士都表態支持這個節日。到現在許多芬蘭藝術家、媒體名人和政治家繼續支持這個節日,並在官方網站上分享自己如何把失敗變成勝利的故事。
芬蘭人為什麼要慶祝失敗?其實芬蘭社會跟華人社會很像,對於失敗是充滿排斥、不認可的。對成功的渴望,造就了芬蘭許多有才華的人,雖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讓其他人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害怕嘗試新事物。所以失敗日的組織者強調,犯錯是生活中正常和健康的一部分,它會走向成功,而不是減損成功。
每年的失敗日,主辦者會特地邀請知名人士和成就卓著的人發言,解釋他們在自己的成功之旅中遇到的挫折,以及他們如何從失敗中學習的故事,鼓勵更多人去嘗試新的或困難的事物,而不去擔心後果,幫助人們有信心地走出舒適圈。活動參與者也會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失敗的故事和照片,並在社群媒體上標註「#dayforfailure」,解除我們害怕面對別人批評的傾向—無論是離婚、落榜、生一場大病、被喜歡的人拒絕,或是像「婦仇者廚房」那樣展現慘不忍睹的燒焦蛋糕。
芬蘭失敗日值得學嗎?
我在哲學諮商中,面對追求成功、無法忍受失敗的客戶時,時常會告訴他們這個芬蘭失敗日的故事,同時問他們,「失敗日」是否值得仿效?為什麼?
很多人想都不想就說:不值得,因為成功才值得關注慶祝,失敗有什麼好慶祝的?也有些人思考之後說:值得,因為可以想想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並將其轉化為成功。
但是,用「失敗為成功之母」來解釋失敗日,犯的邏輯錯誤是:如果為了成功的「結果」,所以慶祝失敗日,那麼這樣的失敗也只是臥薪嘗膽、認為自己是在通向成功的「過程」,並沒有真心接納自己跟自己的失敗。換句話說,這兩種說法的人,其實都是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的。
有一次,一位哲學諮商客戶告訴我,她真心認為芬蘭失敗日是值得仿效的。至於失敗會不會帶來成功,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她說明自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兒子7歲那年,有天晚上她在做蛋糕,因為是第一次做,結果原本以為很簡單的蛋糕,竟然從晚飯後做到快半夜了還沒做好,對此特別頹喪。
▲為兒子做生日蛋糕而沮喪,沒想到反而被兒子一句話振奮。(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早知道要這麼久,我就不做了。」她記得自己出聲抱怨道。但是7歲的兒子卻說:「媽媽,妳難道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嗎?要是沒做過,怎麼會知道做蛋糕要這麼長的時間呢?」
她說,兒子雖然年紀很小,聲音很小,這句話卻讓她醍醐灌頂,讓她看到自己每每會頹喪、會抱怨,都是因為很注重「結果」造成的。
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每個角落都出現各式各樣的「成功學」,不只「成功的話術」,就連穿衣服都有「成功的穿搭」,過於追求成功的觀念已經讓大家越來越焦慮。108課綱、教育改革面臨的阻力,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為了讓孩子學業成功,事業成功、婚姻成功,大家奮力去追求,結果整個社會都很疲憊。
「大人們通常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失敗,更不能夠接受孩子們的失敗,彷彿孩子是為自己來這個世界雪恥的。當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彷彿這個孩子就會背負著重責大任,必須成為一個完美的人,萬一考試考了倒數,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收拾不好,或是一次又一次把碗打翻,這一個個小小的失敗,都讓父母覺得是不能容忍的,卻似乎忘記了失敗本來就是成長、生活應有的樣子。」這個真心認為失敗日是個好主意的哲學諮商客戶這麼說。她的反思,有如美麗的音樂,敲擊著我思考的深處。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褚士瑩的日常慢哲學》,作者褚士瑩,一個從小就喜歡到世界盡頭去旅行的國際NGO工作者。在別人眼中的他象徵行動力、高效率,全職NGO工作以外,還計畫不同的挑戰、旅行、學習,保持運動習慣,不拖稿出版新書。不過緊急求快卻慢慢侵蝕生活,難道以前都活錯了嗎?「活在未來」真的幸福嗎?他問自己,你到底急什麼?褚士瑩決定與「快」宣戰──他開始一天只做三件重要的事,不慌不忙。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