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關注普丁侵烏究竟對習近平攻台決策有何影響。(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過去一年來常被比做「下一個烏克蘭」,國際對台海緊張關注升高,俄烏戰爭屆滿周年之際,國外學者則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之間存在一大差異,普丁性格衝動,但習近平相較之下務實謹慎,不愛冒險,因此短時間內不會攻台。
《半島電視台》23日刊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困境對台灣是利是害?」一文報導,習普在去年俄烏開戰前幾周公開重申「友誼無上限」,時間點令許多觀察人士猜測,習近平恐怕當時就知道普丁即將出兵,也擔心台灣可能成為下個烏克蘭。
如今隨著戰爭周年到來,外界好奇莫斯科的經驗為北京帶來哪些教訓,究竟是突顯倉促捲入衝突的危險,還是讓習近平認為,應該在台灣做好自衛準備前進攻?學者共同的結論是,儘管長期來說仍有風險,但中國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攻台。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曾透露,情報指出習近平已經指示解放軍,在2027年以前做好侵台準備,雖不代表他已做出最終決定,在2027年或其他時間點發動入侵,仍昭示他對此的重視與野心。但專家多認為,習普在個性上有關鍵差異,可能使習近平避免倉促攻台。
▲ 澤倫斯基出席戰爭周年紀念儀式。(圖/路透)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張太銘(Cheung Tai Ming)認為,「普丁行事衝動,因為他的帝國野心,有自己的世界觀。我認為習近平務實得多,他很謹慎。我不認為他會這麼魯莽,且他不喜歡冒險」,侵台十分危險且成功可能性不詳,若全面入侵行動偏離計畫,後果恐怕非常嚴重,認為習近平不會願意現在面臨這種風險。
比利時智庫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國問題研究員Ivy Kwek指出,中國經濟放緩之際,除了既有的制裁以外,一旦侵台恐怕面臨進一步封鎖或制裁,後果恐怕難以承擔,在國際上的聲譽也將嚴重受損。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說明,儘管中國持續採取所謂「灰色地帶戰術」(grey zone tactics),包括不實資訊戰、網路攻擊及在外交和經濟上孤立台灣,但普遍共識認為,北京對跟隨莫斯科腳步持謹慎態度。
萬一真的遭受攻擊,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亞洲計畫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認為,全國團結一心和拒降將成為台灣最大優勢。俄國低估烏克蘭民主社會,以為烏國人民軟弱且將民生經濟擺第一,但烏克蘭經驗表明,人民對獨立的驕傲會帶來強大力量。杜懋之認為,中國對台灣也有類似誤解,「我認為他們必須重新考慮,因為烏克蘭戰爭證明民主社會真正的韌性。」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