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恐是「晝夜節律」出問題!醫提供校正5招:睡前避做3件事

2023年02月26日 00:03

▲▼失眠族注意!睡前「5種食物」別吃             。(圖/Unsplash)

▲失眠恐是「晝夜節律」出問題!醫提供校正5招:睡前避做3件事。(圖/pixabay)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你也有失眠或淺眠的問題嗎?可能是晝夜節律出問題。醫師表示,若要「校正」晝夜節律,可以先從減少環境因子干擾著手,睡前也要避免做3件事,起床後也可透過2步驟喚醒身體,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校正,晝夜節律就會越來越穩定。

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表示,在晝夜節律的影響下,身體的運作會如同交響樂隊一樣,以適當的節奏運作,也正因為有晝夜節律,因此身體中的細胞不會各自運行,而是可以看著指揮合奏、彼此協調運作。

晝夜節律最主要受到陽光中的藍光所影響,當藍光照射到視網膜之後,視網膜便會將接收到的訊號傳送到大腦中,使大腦裡的時鐘可以跟外在環境校正。但即使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生理時鐘也大概會以24.5小時左右的頻率循環,陽光只是決定了何時是節律的起點,這也解釋跨國境時的差問題,「陽光照射時間不同,也須重新調整設定。」

蘇聖傑提到,晝夜節律若運作正常,身體執行起來會較「省力」。以胰島素為例,胰臟預期人體白天會進食,因此隨時準備好要釋放胰島素,只要糖一來,便隨時產生作用。但就算沒進食,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反過來說,若是太晚進食,胰臟就會沒有預期,也可能因此來不及分泌足量的胰島素,使血糖快速飆高。

反之,當晝夜節律的運行與外在環境衝突時,便可能會產生睡不著、淺眠,甚或是新陳代謝不佳、肥胖等問題,相反的,若順著節律,便容易睡的比較好,身體也能以比較有效率的方式運作。

若要使晝夜節律穩定,首先可以先減少環境因子的干擾,減少晚上的刺激,不要過度使用3C產品、減少暴露在藍光中,晚上也別做激烈運動,白天時則可以起床後先曬約30分鐘的太陽,並在過程中先動一動,告訴身體現在是白天了,藉由一段時間的校正,晝夜節律便會自然而然變得穩定。

最後,蘇聖傑說明,通常醫師會以睡眠做為晝夜節律的錨定基準,以睡眠品質去評估節律是否穩定。如果想用科學的方式,瞭解睡眠品質是否穩定,或可安排「新世代心肺耦合睡眠檢測」找出真正睡不好的原因,並在醫師的個別化諮詢與討論中釐清身體狀況,找出真正的問題,才能有效改善狀況。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