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兩會/兩岸交流官冷、民回溫  看似春暖「逢中必反」難開花

▲▼ 宋濤、首次會見台商、2023新春座談會            。(圖/翻攝中國台灣網)

▲ 宋濤首次會見在京台商,2023新春台商座談會 。(圖/翻攝中國台灣網)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全國「兩會」本周末登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即將發表2023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外媒體聚焦今年涉台內容。涉台學者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表示,年初開始兩岸交流明顯熱絡,春風來了,但很難開花結果,因為民進黨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逢中必反」主旋律不變,台海局勢將會既矛盾又嚴峻多變,呈現「官冷、民回溫」態勢,最終考慮都是選票利益。

兩岸交流春暖花難開?

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兩岸溝通機制漸漸幾乎「已讀不回」,尤其疫情三年阻絕交流,台海局勢更加冰冷。新年伊始,兩岸似乎有緩和跡象,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年賀詞強化「兩岸一家親」,國台辦主任宋濤多次談話指出,歡迎認同「九二共識」有志之士赴陸交流。

宋濤率先會見在京台青與台商,積極推動小三通「復航」,釋放友善訊號。緊接著,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飛往北京會見宋濤,疫情後台灣組織第一個「兩岸媽祖團」赴陸參與交流活動。

針對近期兩岸變化,仇長根受訪指出,「今年兩岸關係春風來了,突然到來的暖意氛圍,是觀察兩岸關係是否緩和的重要角度。但從本質上來看,兩岸嚴峻複雜的局面沒有獲得解決。」

▲▼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拜會台北市政府,市長蔣萬安親自接待。(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日前拜會台北市政府,入台限制多。(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疫後台海矛盾交流「官冷、民回溫」

未來兩岸呈現「官冷、民回溫」?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包正豪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也指出,「據我所知,兩岸經貿、學術、宗教等團體陸續恢復交流,尤其學術界也開始恢復,應該可以回到2019年狀態,但官方交流難。」

包正豪說,自從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就急劇下滑,進入冰河期,尤其疫情三年下來更加嚴峻,即使今年兩岸民間慢慢朝向正常交流往來,大陸官方團想赴台也是有難度,畢竟入境還是有很多申請限制。

兩岸難以交流的問題?包正豪指出,雙方沒有互信機制,大陸方面不想透過官方交流讓民進黨有操作機會,台灣方面遇到相關官方交流,立刻打出國家安全等理由,做出沒必要限制,只為了強化「抗中保台」印象,因為這幾年國家機器和大內宣都是朝向「敵國」、「逢中必反」來操作。

▲▼ 龍明鑣 大覺寺            。(圖/信眾提供)

▲ 大陸「星雲弔唁代表團」遭拒入境,轉往江蘇大覺寺視訊弔唁 。(圖/信眾提供)

反中或交流?左右為難只為選票

仇長根也認為,民進黨「台獨」立場沒有改變,牽動兩岸關係矛盾局勢。比如,小三通確實「復航」,也是有限制的開放,表面上民進黨想與大陸方面「緩和」,實際行動是「背道而馳」,說一套做一套。

例如近期,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與美方官員出席「台美國安會談」。對此,仇長根表示,「他們就是希望幻想美國給台灣撐腰,給民進黨撐腰,接下來還有很多不可預測的事件,尤其軍事合作,已經觸碰北京底線。」

他繼續舉例,台灣方面阻礙「星雲弔唁代表團」,放行「上海參訪燈會團」雖然是兩件事,可看出民進黨的別有用心。雙城論壇交流已久,預計疫情放開後,邁入第14年的兩岸地方性城市將重啟實質性交流,民進黨想擋也擋不住。

仇長根進一步說,「『星雲弔唁代表團』因為涉及國台辦、統戰部大陸官員,讓民進黨有阻擋機會。只要遇『統戰』就想歪,竟然把宗教活動當成統戰交流,實際上就是害怕。」

民進黨害怕什麼?他說,「兩岸看似有緩和,不會開花結果。民進黨看到春風吹起,只會更加左右為難,害怕喪失鐵票,也害怕失去中間選民,最終考慮的還是更多的選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