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蔡儀潔/北京報導
一年一度的大陸全國兩會被視為觀察中國政治的重要窗口,隨著今(3)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召開,大陸正式進入「兩會時間」。從新聞發言人郭衛民的發言中,可以觀察到今年熱點聚焦在「拚經濟」,而台海局勢則採「軟硬兩手」,強調交流和反對台獨。90分鐘的記者會中並沒有提及中美關係、烏俄衝突等話題。
今日的大陸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由會議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郭衛民擔任新聞發言人。新冠疫情鬆綁後,有別於2022年的視訊提問,今年記者會採取線下模式進行,大陸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副秘書長張曉明、全國政協辦公廳新聞局長周北川等人與中外媒體面對面交流。
▲記者會現場。(圖/翻攝自央視)
全力拚經濟
郭衛民在會上共回答了12個問題,其中有4個關於經濟、1個關於就業市場,佔比幾乎近半,較去年大幅增加許多,涉及了眼下大陸走出疫情後所面臨的重要挑戰,可見大陸官方對經濟復甦是相當重視。
概述記者問題分別為,一、新冠疫情解封後,大陸經濟是否會迎來強勁復甦?;二、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保護主義盛行的情況下,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否受到影響?;三、哪些建言獻策能夠切實保障國企和民企公平競爭,同時把「恢復民營企業家信心」這句話真正落到實處?;四、對數字經濟的建議;五、如何評估今年中國就業形勢。
郭衛民在回答時指出,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普遍認為,2022年中國努力克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新冠疫情、自然災害等超預期因素的衝擊,保持了宏觀經濟大盤總體穩定,國民經濟頂住壓力再上新台階,成績來之不易。
▲郭衛民 。(圖/翻攝自央視)
對於目前的形勢,郭衛民直言「依然複雜嚴峻」,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持續動蕩,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的外溢效果不斷顯現,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實際上,受新冠疫情反覆封控等因素影響,大陸很多民營企業面臨著經營困難,尤其是信心不足這樣的問題。
對此,郭衛民強調,大陸在市場規模、產業體系、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雄厚基礎,2023年要把「穩增長」放在首要位置;對於保護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大陸全國政協十分重視,今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民營企業的舞台將更加寬廣。」
經濟下行亦衍生出就業問題,據統計,2022年11月城鎮失業率上升0.2百分點至5.7%,初入社會的16至24歲青年勞動力城鎮失業率為17.1%;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00萬。
郭衛民對此表示,政協委員們認為今年就業總量壓力「確實比較大」,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但穩定就業也面臨有利條件,其中隨著新冠防疫鬆綁和穩經濟各項舉措進一步落實,大陸經濟將持續恢復,將為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
具體建議上,郭衛民列舉政協委員提出的內容,包括加強對快遞、外送、網約車等從業人員的權益保障;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引導這些新就業形態發展等,「全國政協將繼續把就業問題作為協商議政的一項重點工作。為穩定和促進就業貢獻力量。」
▲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主任宋濤2月9日會見來訪的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一行。(圖/翻攝自中國台灣網)
台海局勢軟硬兩手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今年以來主動會見在京台青、台生,以及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現任副主席夏立言、金門縣長陳福海等台灣政要,推進小三通「復航」;上海市台辦組團赴台北參加燈會,並會參訪台北市政建設等。種種事跡顯示兩岸交流有春暖花開的氛圍,兩岸交流或將更加熱絡。
對此,郭衛民今日表示,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開展30年,應該具有深厚的基礎和內在的動力,也是大勢所趨。
談到疫情後兩岸未來交流情勢?郭衛民指出,兩岸交流30年累積的深厚經驗,未來疫情放開後,大陸方面將加強和平交流,並且重申依然堅決反對台獨和外來勢力干涉,以及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基本方針。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記者會焦點落在「中美關係」上,但今年卻沒有談及外交相關話題,近期在國際熱議的烏俄衝突也未提到。可見大陸在進入後疫情時代後,將2023年的發展重點放在經濟復甦、民生問題上,台灣問題亦是今年政府工作的核心關鍵。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