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公布台灣四大半導體與電子業的「屋頂光電潛力盤點調查」。(圖/綠色和平)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國際間針對淨零與減碳的呼聲不斷,綠色和平(2日)公布包括台積電、日月光、聯電、台達電等台灣4大半導體與電子業的「屋頂光電潛力盤點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綠電自發占比普遍偏低,僅約2.7%,顯示業者過度仰賴海外綠電憑證解決綠電需求。其中,又以台積電(2330)閒置屋頂的比率最高,總閒置面積超過42.4公頃,等同21.4座小巨蛋規模,若滿鋪太陽能板,一年可以發電5,300萬度電,可供12,552戶的家庭用電。
為了跟上淨零碳排趨勢,台灣不少半導體與電子業加入RE100,許下2050年要達到百分之百使用綠電。不過,跟據綠色和平的調查發現,目前,以台達電綠電占比最高55%,日月光24%、台積電9.2%、聯電僅0.075%。不過,自發比例都過低。
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表示:「目前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與電子業雖已承諾RE100,卻未完善利用自有空間建置綠電,也不願意投入綠電自發自用。」鄭楚忻強調,台積電若不積極投入綠電自發自用,以下這3個問題恐怕會日趨惡化:
一、廠外發電在社區產生的衝突,如近期爭議不斷的台南九崴天然氣廠即是一例。
二、綠電發展的資金外流,企業皆優先購買海外的綠電憑證以衝高再生能源的比例,光是台積電在2021年就購買了10.1億度的海外憑證,投入的金錢卻完全無益台灣綠電發展。
三、許多中小企業皆在抱怨台積電的強勢採購剝奪了他們買綠電的空間,而未來台積電的綠電需求只會大幅上升。
▲▼綠色和平公布「屋頂光電潛力盤點調查」,台積電廠區面積最大,但未裝設綠電的閒置面積最多,比例最高。(圖/綠色和平)
台灣半導體電子業高度依賴海外綠電憑證 資金流出臺灣綠電市場
除了台積電,本次調查還包含聯電、台達電、日月光等共4家半導體與電子業目前的綠電行動,以其廠房與非生產用建築閒置屋頂空間,進行面積統計,以及浪費的太陽能發電量潛力盤點,得出以下分析結果:
一、台灣半導體與電子業的綠電自發占比普遍偏低(0.027%),過度仰賴海外綠電憑證。
二、半導體業綠電自發自用率極低(皆低於千分之一),僅電子業台達電表現較佳(4%)。
三、台積電廠區面積最大,但未裝設綠電的閒置面積最多,比例最高。
根據調查結果,台積電之外,日月光的屋頂閒置空間每年可發540萬度綠電,再者是聯電的550萬度綠電,表現較佳的是台達電,目前已建置了45.3%的空間,是少數擔當推動臺灣綠電市場發展的企業。
企業屋頂光電有優秀案例 民宅屋頂藏潛力
綠色和平也以國際品牌Apple、Intel為例,例如蘋果公司的總部Apple Park將近100%的太陽能板設置率,以及Intel 位於加州佛森的廠區使用停車場建置太陽能棚頂的作法,證明企業可透過積極投資綠電自發自用、並在採購條件上支持環境效益更高的再生能源案場來展現永續發展的決心。在地狹人稠的城市,企業更應該加速屋頂光電的使用,例如2015年Apple在新加坡透過能源業者協助,在當地800多棟公宅屋頂興建50MW的太陽能裝置,即為成功案例。
此外,綠色和平委託大社會調查中心,於2022年12月12日至12月16日進行電話民調 ,對象為台灣19個縣市年滿20歲以上之成年民眾,總有效樣本1,071份。民調顯示,超過5成民眾支持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優先開發屋頂光電,更有1/3的屋主願意與台積電合作,出租屋頂貢獻綠電。可見以台積電的影響力足以成為帶動臺灣屋頂光電開發的一大支持。
台灣企業也有先行者 期望台積電不落人後
與會的台灣太陽能光電產業協會陳坤宏常務理事表示: 「屋頂光電絕對是臺灣最應該優先開發的再生能源,不僅是環境友善的選項,對企業也可以大幅減少不當開發造成的ESG爭議風險。睿禾控股曾經協助半導體業如美光、矽品公司透過「綠電回購方案」讓企業減少前期投資風險,又可以完全利用廠房空間獲得綠電。在民宅的轉供案例上,元太科技與加入RE100的大江生醫也有成功經驗,建議其他企業可以多加參考。」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陳惠萍創會理事長表示:「在全球ESG風潮下,『使用綠電』、『淨零排放』將是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的關鍵策略,而企業如何在轉型的過程中,找尋適合自身的綠電發展途徑,更是考驗企業智慧的課題。陽光伏特家自從取得臺灣第一個再生能源售電業者資格後,即支持超過40多家企業成功採購綠電。除了綠電評估服務外,也開發出更多元的綠電取得方式,如媒合民眾為家戶建置屋頂光電的公民電廠模式,服務的客群橫跨半導體與電子業、金融、電信等。企業可以多了解國際與市場上現有的創新作法,取得更高品質的綠電。」
鄭楚忻呼籲,台積電作為國際半導體龍頭,同時也是臺灣達成淨零承諾的重要一分子,必須扮演更積極的綠電生產角色。綠色和平建議台積電在實踐RE100的路上,必須以20%綠電自發自用的目標前進,除了將資金投資臺灣綠能發展,也避免被政府綠電目標跳票拖累。在開發綠電的同時,台積電等企業也應從自身廠房做起進而帶動更多民間的屋頂型光電開發,用最小的環境開發換來最大的綠電效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