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4年多執行成效不彰,僅4萬5千多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佔全台成人全人口千分之二,且多集中在六都。專家提出病主法推行四大障礙,第一大障礙是「費用過高」,第二大障礙是「需要到醫院簽署」,呼籲衛福部可以比照四癌篩檢,免費讓65歲以上民眾諮商,減少臨終前無效醫療浪費,釋出資源用在急重難症與新藥新科技上。
立法院衛環會今(6)日舉行「病人自主權利法」公聽會,請各界專家學者發表意見。台灣安寧緩和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教授程劭儀分享與日本合作和在台灣在安寧緩和病房研究,發現病患與家屬對於病主法接受度都超過想像,尤其台灣病人接受度比日本還要高,且病人與家屬都希望「越早開始越好」。
雖然病人接受度高,但是簽署意願卻不高。程劭儀點出政策推行上四大障礙,第一為需要到醫院簽署;第二為費用昂貴,第三為要求醫師、護理師、心理師或社工師等至3名醫療專業人員提供諮商「對小醫院負擔過大」;第四為要求二等親到場民眾覺得麻煩。她表示,因為前兩大障礙,9成有需求的民眾還是選擇免費DNR,也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出現階級落差。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常務理事謝景祥也表示,病主法上路後雖然病人有了「不當植物人的權利」,但高達2000至3000元的諮商費仍是最大障礙。謝景祥舉例,在試辦計畫免收費時期,共有757人諮商並簽署,「是自費諮商的20倍」,顯示病主法推動依然需要公費支持,建議衛福部編列5年50億預算,讓65歲以上民眾免費諮商。
台北市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楊君宜則提到,根據健保署統計,65歲以上民眾使用的醫療費用佔8千億總額的40%,可以思考有多少是無效醫療。
楊君宜也提到,病主法上路4年多,簽署的4萬5千多人中,有20%是在聯合醫院完成。雖然簽署率較其他醫院為高,但在執行上仍然經常遇到,「宣導有意願,聽到費用時就裹足不前」,呼籲衛福部思考費用問題,另也呼籲將偏遠地區視訊諮商列入施行細則,讓民眾免到院也表達尊嚴善終意願。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則點出病主法上路4年政策弊端,衛福部將執行成本轉嫁給醫院吸收,又訂出KPI,以致醫院到長照機構收案,懷疑成效品質為何。
他也提到,許多社區極重度失能但仍有自主意識者,都是病主法適用對象,但醫院到宅成本高,視訊成案也有限,呼籲衛福部開放輕度失智與心智障礙者可以簽署。當病患簽署後,醫師也應尊重其意願,而非三番兩次詢問「你確定嗎?」讓家屬背負道德責任。
對於專家意見,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回應,諮商費用目前看起來的確是最大挑戰,會想辦法從法規面與資源面突破,另外也會對諮商過程、對象進行檢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