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對決/電子支付人口已近8成 為什麼還需要CBDC?

2023年03月14日 15:42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張小姐是一位28歲的上班族,每天上班搭捷運轉乘公車,使用悠遊卡一「嗶」付款;當她買早餐、吃午餐、逛夜市排鹽酥雞,則用手機上綁定的街口、台灣Pay或是LINE Pay掃碼支付。今年41歲的劉先生是外商公司小主管,他訂午餐透過外送平台APP下單、網路買3C在購物車結帳,也都用綁定Apple Pay、Google Pay直接付費,他說:「現在連拿出信用卡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了!」因為已經都「去卡片化」、直接進手機。

在過去3年的疫情催化下,非現金交易已深入生活。根據主計總處去年底所發布國情統計,電子支付使用者1,857萬人,年增27.9%,佔全台人口的78.78%。同在這3年期間,央行正在進行「數位新台幣」(CBDC)技術的可行性研究與經過一年的封閉式驗證,去年6月,央行總裁楊金龍站出來公開台灣數位貨幣發展的5大情境試驗成果,宣示式展現練功成績。

中國用數位打造極權社會 台灣用數位打造民主社會

當大家普遍相信現有電子支付體系,而且便利性相當高時,央行為什麼還要發行「數位新台幣」(CBDC)?還有很多人的疑惑,「數位新台幣」與現行的「電子支付」有什麼不同?雖然對消費者而言,只要帶著一支手機,使用情境大同小異,但本質上截然不同。「數位新台幣」是由央行發行的一種法定貨幣,而「電子支付」是利用數位設備進行貨幣交易。

▲▼數位新台幣專題,「貨幣對決:一場看不到煙硝的戰爭」。(圖/記者潘姿吟製圖)

前行政院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或許,不需要真的使用CBDC!」但他強調了關鍵點:「但證明台灣有Non-NATO ally(非北約盟友)的價值,恐怕還是必要的。」CBDC是一項複雜且龐大的工程,不容易一步到位。

不過,隨著建設過程和技術的研究不斷進行,對未來的整合帶來巨大好處時,台灣的國際地位也將會不同。這不僅是為了跟上世界潮流做準備,更重要的是在面對地緣政治和經濟的夾擊下,CBDC所具備的戰略意義,就像現在美國鍾情於台積電一樣。

CBDC真的是一條必行之路嗎?國家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戴季全直言:「當中國拿數位去打造什麼樣的極權社會,台灣就應該用數位去打造民主自由的社會!」

▲▼數位新台幣專題,「貨幣對決:一場看不到煙硝的戰爭」。(圖/記者梁建裕攝/製圖)

▲16年前,前行政院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談論貨幣趨勢時就提到,未來自然可能轉變為以軟體為基礎的貨幣形式(software-based)。(圖/記者梁建裕攝)

相關新聞

►貨幣對決! 一場看不到煙硝的戰爭

►貨幣對決/CBDC的戰略意義? 國際地位與話語權之戰

►貨幣對決/台灣選擇積極參賽還是原地踏步?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