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與黃健庭見面完召開記者會說明談話內容。(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2日在中常會上宣布,2024總統大選將採取「徵召」,早已宣布參選總統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日前表示遺憾。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今(23)日約見張。會後張透露談話內容,他向黃提出國民黨6大困境、10大疑問,並表示,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希望國民黨所有黨員及黃能體諒他愛國愛黨的良藥忠言,一起贏得2024年的大選。
張亞中今與黃健庭見面,談話過程中張先表示他強烈期盼國民黨能夠贏得2024年大選,但目前仍有艱難障礙。目前國民黨只有兩個思路,一是對內以「找最強母雞」來應戰,一是對外以「下架民進黨」為主要訴求。但他認為,這兩個思路都有盲點。
張亞中提出盲點,第一、從「黨政資歷」比較而言,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曾任台南巿長、行政院長,現任副總統、黨主席,其黨政資歷較之國民黨目前任何一位擬參選人都更為完整。第二、從「政黨好感度」來看,最近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國民黨好感度低於民進黨,反感度高於民進黨。
第三,從「選舉所能調動的資源」來比較,國民黨遠遠不如目前掌握府、院、網、媒、金主的民進黨。第四,從「支持者的團結度」來比較,泛藍還是泛綠較團結?國民黨還是民進黨較團結?
第五、「下架民進黨」訴求,固然是非綠選民的共識,但非綠選民如果對國民黨也不滿意,票會投給民眾黨或其他人士,而非國民黨。第六、賴清德已在快速展現新佈局,區隔與蔡英文的不同,用以減弱「下架民進黨」的氣勢,並增加其個人形象。南投立委補選後賴清德的民調升高,即一現象。
張亞中說,面對以上「人與黨」的結構力量相較的六大困境,國民黨不思如何重整思路,改變戰略;不去想,賴清德已非「母雞」而已,而是已快蛻變成凶猛的「老鷹」,國民黨自己卻愈來愈蒼白無力,卻還陷在「找最強母雞」及「下架民進黨」的戰略迷失。
張亞中認為。藍營要贏得2024年大選,必須以「理念、論述、政策、信任」四個面向為核心來清楚區隔民進黨,為國家人民好,絕對不是講空話,而是要有硬底的主張。
既然黨中央徵召心意已決。張亞中請教黃健庭,一、沒有黨員參與的「徵召」,等於排除掉黨員權益,如何、用什麼理由與方法再要求黨員團結?二,可便宜行事的國民黨,如何能夠取信非綠力量合作?三、上次可以辦初選,這次就不辦。上次敗選的原因是因為初選嗎?為何辦初選就會產生爭議、破壞團結,而徵召就不會有爭議、可以促進團結?
四、朱立倫說有徵詢縣市首長與民意代表。黨員的意見是否就不重要了?而他目前為國民黨唯一已宣布之參選人,一個月前已兩次求見朱立倫表達意見,但均未有結果。為何不願意與他溝通?五、未來徵召時,國民黨已有特定屬意被徵召人選(如張善政模式),還是必須經過一定的公平公正公開程序產生?
六、如果尚未有特定人選,未來會用什麼様的標準與程序來決定誰是最強的?七、徵召的具體時程為何?何時進行民調評估?大約在何時?八、國民黨是否還重視理念、論述、政策?候選人的相關能力是否也納入評估?是否要讓一般人民公開了解其相關能力?
九、「徵召」為黨中央權宜之計,惟用「徵召」就可解決目前國民黨的問題?如果在參選登記前,被徵召者民調仍拉不高,如何處理?是否再次徵召?十、2024大選的結果會影響國家前途、國民黨的未來。「程序正義」為所有制度得以順利運作的核心,因為徵召是朱的獨斷決定,由徵召產生的總統候選人,如果不幸敗選,誰要負責任?如何負?僅辭職而已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