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重啟兩岸對話之門 黃介正:明年總統選舉是生死投票

▲▼國民黨主席特別顧問、國際事務部主任黃介正,在馬台經貿協會顧問拿督丁重誠陪同下,拜訪《星洲日報》總社。(圖/星洲日報提供)

▲國民黨主席特別顧問黃介正(右)與馬台經貿協會顧問拿督丁重誠(左)拜訪《星洲日報》總社。(圖/星洲日報提供,下同。)

特約記者陳孟孟/台北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在以私人名義祭祖交流的大陸行,被視為有助兩岸重啟交流與對話。國民黨主席特別顧問、國際事務部主任黃介正認為,儘管台灣各民調有所差異,但人民最大的心願是維持兩岸現狀與和平,過去習慣用選票「懲罰」北京,然而俄烏戰爭與佩洛西訪台,促使他們省思這樣是否還能對北京起到作用。

黃介正今日在其助理主任吳亮儀與馬台經貿協會顧問拿督丁重誠陪同下拜訪《星洲日報》總社,與報社領導層就台灣政治、兩岸關係和國際形勢進行交流,做了以上表示。

▲▼國民黨主席特別顧問、國際事務部主任黃介正,在馬台經貿協會顧問拿督丁重誠陪同下,拜訪《星洲日報》總社。(圖/星洲日報提供)

針對前總統馬英九訪陸祭祖是否存在實際意義,黃介正宣稱,馬英九在出發前未向國民黨報備,今次的祭祖之旅完全是出於個人意義,成效也有待觀察。

不過,他承認,隨著台海問題的日益複雜和敏感,如何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成為了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目前執政的民進黨只會加強備戰,但兩岸關係搞不好;相較之下,國民黨有「兩條腿」可以並行,也就是「2D戰略」,——「防衛」(Defense)與「對話」(Dialogue),可建構堅強防禦,並通過對話抱持溝通管道來降低威脅,確保兩岸穩定。

「台灣認同」不是「台獨」

近年來,台灣出現了一股強烈的「台灣認同」(Taiwan identity)潮流。這個潮流源自於對於台灣本土文化、歷史和民族身分的重新詮釋和重視,也反映了許多台灣人對於政治和經濟上的自主性和自決權的渴求,希望可以被世人看到。他舉例說明,去年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時,許多年輕人在松山機場拍下飛機降落的一幕,因為他們渴望世界「看見台灣」,也希望在國際舞台上以「台灣人」的身分示人;「台獨」則主張建立「中華民國台灣」或「台灣國」。

黃介正也說,獨立對台灣其實並沒有好處,因為即使獨立了,台灣仍然夾在中美兩大強權的角力中,「從北京的和平統一和台灣的和平共存來看,我們的共同點在於『和平』,因此我們可以走『和平發展』之路。」

明年總統選舉至關重要

距離2024年台灣總統選舉不到一年的時間,本屆選舉的時間點正值中美交惡、兩岸關係降至新低點,黃介正形容,來屆選舉至關重要,因為選舉結果將決定兩岸緊張關係是升級或緩和,以及台灣是否處於更險峻的形勢。

黃介正指出,明年元月13日的選舉結果也將決定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釋放什麼樣的資訊:是和平交流,還是再用選票教訓之。他表示,台灣年輕選民過去習慣以選票「懲罰」北京,然而2022年發生的兩起重大事件敲響了警鐘,促使他們省思情緒投票是否還能對北京起到作用。

「首先是俄烏戰爭。烏克蘭最初認為俄羅斯不會入侵,戰爭開打後,人們也認為這是一場閃電戰;第二是佩洛西訪台,這導致兩岸軍事對峙默契的改變,台海中線蕩然無存。」黃介正警告,新任總統「不好當」,除了要處理2025年前告別核電,台灣面對可能缺電等問題外,還必須應對中共五中全會所提出的「2027建軍百年目標」。

他說,在與年輕選民溝通時總強調,「無論要和要戰,我們都必須爭取時間,而不是你有沒有火大的問題。你可以有情緒,但2024年1月13日不能把情緒反映在選票上,因為那是生死投票。不要為了你嚮往的理念,而忽略了實際的安全。」

▲▼國民黨主席特別顧問、國際事務部主任黃介正,在馬台經貿協會顧問拿督丁重誠陪同下,拜訪《星洲日報》總社。(圖/星洲日報提供)

國民黨要勝選才能與大陸對話

黃介正表示,過去7年多,讓國民黨逐漸體會到,沒有奪回政權,一切也是空談,「例如,一旦人在中國的台商遇上問題時,(蔡)政府零功能。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春節後,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到北京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面。兩人的握手也釋放一種訊息:即來屆選舉前絕對不用擔心侵台。國民黨一直在處理與大陸的關係做努力。」

黃介正說,國民黨的2D策略主要是為建軍備戰爭取更多時間,同時也維持兩岸的溝通管道,以降低風險、避免衝突。他也警告,隨著習近平開啟第三任期,台灣是否要在作風強硬的大陸領導人任內繼續搞對抗,值得選民省思,「如果國民黨奪回政權的話,我們屆時將向北京釋放一個信號,即未來4年不會有台獨,就連去中國化也不會出現。」

▲▼ 當地時間3月21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這是普京在喬治大廳為習近平舉行隆重歡迎儀式。            。(圖/翻攝 新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圖/翻攝 新華社)

美國更忌憚中俄聯盟

中美博弈之間,被問及台灣是「棋子」,或是會淪為「棄子」時,黃介正分析,兩岸問題離不開美中俄之間的博弈,美國今天在處理兩岸關係或其他國際事務時,華府除了擔心兩岸會否差槍走火外,更高層次的問題是,中俄之間會否有「背靠背、不封頂」關係。

他解釋稱,一般人關注,中國是否在俄烏戰爭中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但從國際強權結構來講,真正影響到美國最大利益的是中俄到底是個怎樣的關係。

黃介正說,「美國是盟邦體系,大陸則靠夥伴關係。大陸的說法是,盟邦找敵人,夥伴交朋友。但沒有盟邦體系,沒有海外基地,強權難以成為世界霸權。」

他認為,中國大陸是否有意當世界霸權值得探討,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致力改善其國際形象,最起碼把牙齒收了起來,從以往的「戰狼」轉向「調解人」,包括在沙地和伊朗複交中擔任調解人,以及在俄烏戰爭上的角色。

未來還能「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

過去十年,許多國家存在「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現象,以此左右逢源。但隨著中國的崛起,已嚴重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華府已將中國列為最大的威脅,現在留給各國周旋以避免選邊站的空間已越來越小,不僅是台灣,就連日本和菲律賓等國也受到擠壓,美國在外交決策上面臨困境,即「大棒還在,蘿蔔卻越來越小」。

他指出,國民黨眼前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兩岸衝突,但「不打並不意味著投降」。

他解釋,國民黨奉行的「威懾而不挑釁」(deterrence without provocation)和「保證而不綏靖」(assurance without appeasement)的兩套策略,可維持兩岸現狀。

他也強調,台灣要搞好對外關係,首先就要跟北京交好,因為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交易夥伴,也是安全保證。

今天接待者包括《星洲日報》首席執行員許春、執行總編輯陳漢光、企業公關及業務促進總經理陳金泉、副執行總編輯侯雅倫、國際新聞群組副主任蔡思潔和高級記者張家威。(完整全文,請見-專訪國民黨主席顧問黃介正--維護台海和平最佳途徑 維持兩岸現狀是民心所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