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者:馬克宏訪中外交任務失敗 戰略模糊大損國際形象

2023年04月8日 09:39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中,習近平,中法。(圖/路透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圖/路透社)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7日專電

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行程劃下句點,這次國是訪問諸事不順,「朝聖」空手而回。學者批馬克宏不僅外交任務失敗,戰略模糊也對國際形象帶來傷害,最後恐淪為法商業務代表。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即將結束在中國的3天國是訪問行程,他今天在廣州會見學生,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進晚餐。

總結訪中行程,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今天接受法國新聞台(franceinfo)專訪,表示對馬克宏而言,沒有一件事符合預期,「這是國際舞台上的失敗...形象損失慘重」。

智庫布魯塞爾歐洲暨全球經濟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則在昨天「亞洲時報」(Asia Times)評論中表示,「歐洲的最新北京朝聖之旅空手而歸」,認為不僅沒為烏克蘭帶來好消息,也沒有「去風險化」(de-risking)的保證。

朱利安指出,俄烏戰爭被法國政府視為優先要務,然而「向北京要戰爭的解方是個幻想,所有分析家事先就一致認為馬克宏無法達成任務,他果真沒有。找到衝突的政治解方對習近平一點好處也沒有,就如軍援(俄羅斯總統)蒲亭一樣」。

分析家普遍認為,要求中國敦促俄羅斯停火的任務失敗;北京仍拒絕承認這是由俄羅斯發起的「戰爭」。

朱利安分析,馬克宏對於習近平軍援俄羅斯的立場模糊。「習近平到底是潛在的調停者,還是支持俄國的強權?令人吃驚的是,我們竟無法在兩個立場中做出選擇」。由於對習近平態度模糊,法國向盟友傳送出可信度的負面訊號。

「馬克宏毫無疑問以為自己可以改變局勢,而且值得一試。但在企圖勸退蒲亭入侵烏克蘭後,這是國際舞台上的第2次失敗,形象損失慘重。」

甚至連習近平承諾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是受馬克宏之邀共同出訪的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主動在記者會上提到。但朱利安保留地表示,習近平所謂的「時機成熟」是非常廣泛的政治用語。

法國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FRS)研究員博達安(Antoine Bondaz)今天在法國24台(France 24)專訪中指出,中國在俄烏問題上只是重複說詞,立場絲毫未改,即使是將致電澤倫斯基也是已經知道的事,「了無新意」。出訪沒有新進展,「但也正常,習近平才剛去過莫斯科,不可能馬上改變國際策略」。

原本希望傳達歐洲團結訊息的馬克宏、范德賴恩聯合出訪,卻意外成為中方分化歐洲的工具。對北京立場強硬的范德賴恩出訪期間遭到「冷落」,且兩人所傳達訊息的不一致也被放大。

朱利安表示兩人一起出訪是好,但結果卻未如預期。一是因為中國人不太歡迎她來;二是和她自信且強硬的態度相比,馬克宏顯得膽怯迎合。

而馬克宏絕口不提台海議題的立場,也讓朱利安相當不解。他說,法國自詡為歐洲領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印太要角,「然而卻對印太區域的關鍵安全議題,也就是台海穩定裝聾作啞」。

法國不願意提,「但若未來無法航行於台灣海峽這條國際貿易航線,法國將受到直接衝擊」。

朱利安批評馬克宏政府的「第三路線」策略缺乏清晰度。馬克宏花很多時間表明不與美國為伍...「但問題是,馬克宏卻不對中國做一樣的事。對北京應該要一樣坦白,甚至嚴厲。分歧的意見不應該藏在地毯下」。

就連馬克宏自豪達成的空中巴士(Airbus)、法國電力集團(EDF)等數筆企業訂單,朱利安也不認為是場勝仗。「是能賺錢沒錯,但馬克宏同樣躲避了法國與歐洲極度擔憂的問題:與中國的貿易逆差。」

范德賴恩曾提醒因保護主義,歐洲無法公平進入中國市場,然而這次卻沒有在相互貿易與投資的對等上取得進展。「法國總統,他比較像法國企業的業務代表,推銷生意往來,但這是個策略錯誤。」

法國多位學者也批評馬克宏數次失了國際禮儀,例如在記者會上發言時間是東道主的兩倍,講到習近平明顯不耐,以及在合照時把手插口袋等。

博達安表示,在這毀譽參半的訪問中,唯一比較正面的是馬克宏在中山大學強調批判思考與研究自由重要的演講,雖然對中國不會有任何影響,但至少帶來正面形象與訊息。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