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驥/通膨烈焰恐再高張 大幅量化寬鬆種下金融惡果

2023年04月17日 17:04

▲ 通膨隨時可能再赤焰高張,預示一個劇烈震盪時代的來臨。(圖/路透)

● 單驥/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院士

美國聯準會(Fed)在矽谷銀行、標誌銀行倒閉及多家銀行出現財務危機之際,仍勉力提升基準利率1碼至4.75~5.00%,此舉已被解讀是強弩之末,故在可預見的未來,通膨猶如仍未被撲滅的燎原之火般,隨時可能再赤焰高張,而此實已預示出一個劇烈震盪時代的來臨。

持大量美債美化財報 「短債長投」致使SVB破產

近三年來,在FED大幅量化寬鬆(QE)之下,伴生出兩大現象:其一,在FED大放水下,美國大小商業銀行都大量持有美債,以美化公司財務報表,而此一來,就發生有限資金「短債長投」下的鎖死,而致周轉不靈,矽谷銀行的倒閉,就是教科書級的實例。

爾今,問題在於這恐非單一案例,美國的大、中、小各級銀行都吃了不少長期美債,為此,FED及財政部已火速同意,銀行可將其手上的長期美債向FED融資換得寶貴的美元,此猶如「二胎」般的美元復可能再推高通膨。然,兩害相權取其輕,先穩金融,不讓系統性風險發生才是上策。惟上述「燎原之火」再起的風險不小,故利率再上升的壓力也如影隨至,故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否通膨與利率彼此「相伴共生」,而非如上世紀般呈「彼消我長」之勢,殊值觀察。

▲ 矽谷銀行持有美債大量,將有限資金「短債長投」,導致周轉不靈,於3月10日宣告倒閉。(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不只暴力升息 調降準備金率也是金融危機的主因

其二,事實已證明,除QE外,另一個造成美國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在2020年3月,把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下簡稱準備金率)由1992年時的10%直接降為0%,為此,以矽谷銀行為例,在其以「短債長投」方式進行銀行資產組合時,其銀行的流動性現金本來就已經很低,另在準備金率為0%的「德政」下,其原有的流動資金保護安全閥早已盡失,故不要說FED因「暴力升息」而致其週轉不靈,其他任何一件偶發事件也足以讓其嚴重曝險。

台灣現今存款準備金率為4.5%,中國大陸7.8%,日本0.8%,歐盟1%。若以此觀之,則台灣及中國大陸的金融風險相對較低,歐元區的銀行體系則有不小流動性風險。

▲ 美國在2020年3月,直接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為0%。(圖/路透)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當時把準備金率降為0%的理由有許多,其中之一是美國大小銀行眾多,管理的成本高;另FED認為,實可由其基準利率的調整,而能更有效地調節市場資金的榮枯。此外,再加以美國各大小銀行的經營,多以利潤導向故其股票市值壓力大,而在高的準備金要求下,就一定不利銀行獲利。凡此種種,把準備金率調降至0%,也著實是成人之美。

當FED自2020年開始大幅QE,為鼓勵銀行也放鬆銀根而把準備金率降為0%之後,復以各大小銀行多採「短債長投」方式作資產組合時,就已經種下今天美國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惡果。

歐洲金融體系也面臨高風險! 本身原就存有大量流動性

由現今的情勢觀之,歐洲的金融體系也存在不小的風險,除瑞信外,德意志銀行現也傳出問題。如上所述,歐盟的準備金率也只有1%,現今世界持美債的前十國中,歐洲國家就有五個,且英國排在中國之後,位居第三;而若歐洲相關銀行團抱美債亦採「短債長投」的財務操作時,則其曝險率就會快速飆升。

▲ 歐洲的金融體系存在不小的風險,除了瑞士信貸外,德意志銀行現也傳出問題。(圖/路透)

歐洲金融體系的另一個嚴峻挑戰是,其所抱的美債,是否能由FED為其抵押融資換得充分的二胎美元?現今的情勢是,美國的銀行體系能,故暫能獲致其必要且保命的流動性資金;相對的,若歐洲的銀行體系不但不能隨美國升息,且再加以其本身就存有較大流動性問題時,則歐洲的資金會以更快的速度向美國、新加坡、香港傾斜,則歐洲的金融體系必將面對更大的危險。

唯有政府能釀通膨巨災

走筆至此,不覺想到1980年當博士班研究生時,必讀已故諾貝爾經濟學得主M. Friedman教授的多篇重磅級論文,迄今仍牢記渠兩句名言:「通膨是不折不扣的貨幣現象」及「只有政府能釀通膨巨災」。對照現今橫行天下的QE,讓人不由得有空谷足音之慨。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工商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