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停藥1天「再住院風險增2成」 長效針劑翻轉成效曝

頭痛。(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思覺失調症停藥1天「再住院風險增2成」,長效針劑翻轉成效曝。(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生病」的疾病,不少病人治療受阻,是因口服藥物順從性差,即使只中斷1~10天用藥,仍增加近2成再住院風險,但長效針劑卻可降25%再住院率。為了翻轉治療困境,衛福部於2022年起編列27億經費,專款專用提供長效針劑治療,讓患者不再礙於「藥物昂貴」裹足不前。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使用率也高達54%。

生命損失人年數加上失能損失人年數簡稱DALYs,精神和行為障礙佔DALYs的7.4%,其中思覺失調症佔比0.6%排名第5,由於患者腦部輸入與輸出訊息能力均受影響,患者多在發病後出現正性、負性認知和情感症狀,影響工作和社交能力,甚至出現幻聽、幻覺,造成家人與親友困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思覺失調症衛教記者會。(圖/記者嚴云岑攝)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陳泰宇醫師。(圖/記者嚴云岑攝)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陳泰宇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是因基因遺傳、腦部病變、心理和環境因素等造成的疾病,首次發病年齡大多在15~20歲,全球盛行率為10%,但根據精神醫學會統計,台灣只有14萬名病友,盛行率為0.6,代表有許多黑數未被發現,而患者平均延誤就診也將近1年半。

思覺失調症早期診斷有哪些好處?陳泰宇提到,思覺失調症在發病前期,會出現前額皮質中興奮性突觸喪失與神經元髓鞘形成降低,在前驅期也會逐漸減少,當患者持續發作,神經元也會持續受損,導致傳導物質失調,最終出現幻覺,及早治療才能避免失能發生。

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主要分為口服藥物、長效針劑等兩大類,後者打一針可維持1~3個月效期,便於口服藥物順從性差的患者控制症狀。

▲▼ 思覺失調症衛教記者會。(圖/記者嚴云岑攝)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舉辦衛教記者會。(圖/記者嚴云岑攝)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楊蕙年主任表示,二代針劑與一代針劑最大的不同在於改善負性症狀,患者主訴一代針劑幻聽干擾有6分、二代針劑幾乎只剩0至0.5分,更表示「我現在才知道聽不到是這麼安靜」,顯示長效針劑的確有著控制病情。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也提到,長效針劑與口服藥物可以替換使用,衛福部2022年編列2年27億長效針劑專款用於精神疾病治療,去年執行率高達54%,較前一年有大幅上升。

陳亮妤表示,國衛院副院長陳為堅執行的世代研究已證實,住院病人使用長效針劑,可降低再住院風險達25%,現在長效針劑已納入健保給付,患者無需擔心「打不起」,有需求者可以主動向醫師提出,醫師也會評估病情後給予注射或換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