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明起降級、指揮中心解編!8大QA秒懂「篩陽、打疫苗」怎麼辦

▲▼春節疏運,過年,年節,農曆新年,旅客,乘客,車站,返鄉,旅遊,遊客,出遊,國旅,觀光,交通,連假,加班車,高鐵,交通,大眾運輸,雙鐵,鐵道,月台,乘客,通勤,旅客,鐵路,列車,台北火車站,口罩,防疫,北車,春節返鄉人潮。(圖/記者李毓康攝)

▲搭乘公共運輸戴口罩規定已改為「建議」非強制,資料照。(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趨緩,國內將於5月1日起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指揮中心同步解編。民眾生活逐漸恢復常態,但新冠仍在社區之中,降級解編之後會有什麼不同?《ETtoday新聞雲》整理8大QA,包含陽性怎麼辦、治療費用怎麼算、疫苗接種還有公費嗎?相關問題一次解惑。

▲▼5/1起新冠肺炎改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圖/指揮中心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1起新冠肺炎改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圖/指揮中心提供)

Q1: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改為第四類之後的差異?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改為第四類,但通報時效跟隔離、解隔條件都沒有調整,病例通報定義仍為有併發症於24小時內由醫師人員通報,屍體處置也未調整。整體來說,對於醫療端和民眾端沒有影響,只是防治位階從大流行改為地方流行,防治工作體系也由地方單位主責。

羅一鈞表示,很多國家都採取防疫降級措施,把新冠肺炎等級調整成和流感相當,國內針對流感併發症也定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因此先改為第四類。後續則是轉銜過渡期,隨疫情穩定威脅降低,未來也可能針對新冠肺炎併發症,目前規定隔離治療,單人或隔離病室會再調整,放寬感控措施到和流感併發症一樣。

Q2:新冠陽性怎麼辦?

指揮中心說明,國內已經於3月20日起實施輕症免隔離,檢驗陽性採0+n自主健康管理,建議在家休息至症狀緩解,一般民衆視需要就醫。請戴口罩、勤洗手,並主動告知檢驗陽性結果。

有重症高風險因子(65歲以上或慢性病等)儘速就醫評估開立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有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淸等重症警示徵象則應立即就醫。

Q3:治療費用怎麼算?

指揮中心表示,輕症但具高風險因子之患者爲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對象;公費清冠一號適用對象沒有調整。至於確定病例(併發症)之住院隔離費用持續公費給付。

Q4: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計畫,有繼續維持嗎?

指揮中心表示,會收案續至指揮中心解編後6個月,計畫仍持續提供整合式照護。

▲▼BA.5 BA.4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開打。(圖/記者屠惠剛攝)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接種,資料照。(圖/記者屠惠剛攝)

Q5:疫苗哪裡打?

根據指揮中心規劃,公費新冠疫苗持續於各合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提供。另5月1日起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可收掛號費。

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組長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也將依據各國最新接種計畫與相關研究證據,提至ACIP專家會議討論未來接種計畫,例如次世代疫苗作為基礎劑、次世代疫苗選用新疫苗株、年度疫苗接種規劃等。

Q6:接種疫苗還有「疫苗接種假」嗎?

莊人祥說明,防疫朝向常態化,「疫苗接種假」隨指揮中心解編退場,回歸一般性請假規定,與流感疫苗接種相同。公務人員之「疫苗接種假」亦同步自5月1日起停止適用。

此外,2021年間,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出院後仍應居家隔離,該期間得請「防疫隔離假」之規定,因現已無相關隔離措施,一併停止適用。

Q7:快篩哪裡買?

根據指揮中心規劃,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政策將實施至今(2023)年4月30日止,自5月1日起退場。但也強調,市面快篩供應充足,各藥局、藥妝店、超市、超商都可買到快篩。

Q8、口罩規定有改嗎?

沒有改。4月17日起只剩醫療照護機構和救護車規定戴口罩,暫定維持至5月30日,再進行檢視。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相關規範目前暫時規定到5月30日,但因為仍有一些季節性呼吸道疾病以及機構脆弱族群仍多,醫院內戴口罩的規定傾向延長。

▲▼防疫降階後重點工作。(圖/指揮中心提供)

▲防疫降階後重點工作。(圖/指揮中心提供)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新冠疫情以來,國內累積確診1024萬3214例,其中本土個案1018萬4764例;新冠死亡累積1萬9429例。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今年陸續鬆綁各項防疫措施,包含2月20日室內口罩禁令解除,3月20日輕症免隔離、4月10日取消住院陪病例行篩檢、4月17日口罩再鬆綁,取消公共運輸口罩令,5月1日則正式防疫降階,新冠改類、指揮中心解編。

王必勝日前表示,指揮中心2020年1月20日成立以來至今年4月30日一共1197天,有鑑於防疫工作都常態化,疾病流感化,指揮中心解編後,會由衛福部成立COVID-19防治聯繫會報與專家小組,持續跨部門應變。後續四大工作包含:多元監測疫情、公費疫苗持續、投藥照護延續、整備醫療物資快速應變動員。

▲▼新冠肺炎大事紀。(圖/記者嚴云岑製)

▲新冠肺炎大事紀。(圖/記者嚴云岑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