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2020年10月啟動「斷卡行動」。(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陳詩璧/台北報導
柬埔寨詐騙集團事件發展至今,刑事局國際刑警科長李泱輯提到,從2022年到2023年4月,報案人數大約700人,救回來的人數約有400人,現階段還找不到人的將近300人,刑事局統計還沒找到人的案件,大多是家人報警,但他們實際求援的狀況非常少。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分析,柬埔寨詐騙集團開始找台灣人的原因,很可能跟2020年大陸「斷卡行動」有關,當時,從緬北遣返的大陸人約有14萬人,詐團的人力缺口大,接著,華語系國家就陸續出現有民眾被人蛇集團「賣」到柬埔寨當豬仔的狀況。
台灣為了防堵柬埔寨詐騙事件一再的發生,今年4月27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初審通過「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容增訂了意圖使他人出中華民國領域外實行犯罪而招募他人加入犯罪組織罪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00萬元以下罰金;成年人招募未滿18歲之人加入犯罪組織,而犯上述罪行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目前通過初審,接下來,還有二讀和三讀的程序要進行。
▲斷卡行動第一項是向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涉及違法犯罪者發起凌厲攻勢。(圖/視覺中國CFP)
柬埔寨當地從過往就有博弈事業,不少華人都在當地工作,當詐騙崛起,犯罪集團有部份開始轉型成以詐騙為事業主體。2020年10月,中國大陸為了阻斷詐騙,推行「斷卡行動」,一個是手機卡,另一個是個人銀行卡,只要涉及詐騙案件,立馬斷開,以銀行卡來看,一旦有涉及,將暫停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和支付,時間長達5年,讓詐騙所需的通訊和金融工具斷了線,是一大衝擊。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提到,2021年從緬北遣送回大陸的人數,大約有14萬人。(圖/記者吳杰澄攝)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提到,從一項數據發現,2021年因涉及詐騙案,從緬北遣送回大陸的人數,大約有14萬人。這些缺口誰來補,王伯頎推測很可能都從華語系國家來補人,包括了台灣和香港等,都是詐騙集團鎖定的目標,他進而分析,一開始前仆後繼的前往的人,很可能過去有在柬埔寨從事博弈時有賺到錢,加上2021年、2022年正是疫情最高峰期,工作不穩定的情況下,他們決定前往賺快錢。
只是這些人還是不夠,14萬缺工是一大問題,於是詐騙集團和台灣、香港等地人蛇集團以1到3萬美金不等的價格,以在社群平台上「徵才」的廣告找來應徵者,或是要求詐騙集團從身邊的朋友、同學,以在海外工作為由,把人騙到柬埔寨後,被「關起來」當豬仔,拒絕或是要求離開的話,就會被暴打或施虐,直到答應留下來,以限制住居和行動的方式,詐騙其他人。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有人做」,王伯頎分析,詐騙集團大多是要想賺快錢,很多是想短期操盤,賺到一定的錢就離開,但大多數都還是會再回鍋,原因是在於,他們換工作後,其他工作的收入不如預期,生活品質受影響等,於是就會再回來,還有人把詐騙當企業經營,用錯誤的方式,賺別人的辛苦錢,道德良心暫擱一邊。
▲詐騙集團的詐騙手法,以假檢警和被假信用卡被盜刷2個手法來看,都是捉緊民眾懼怕跟擔心,再以話術騙取金錢。(圖/記者陳詩璧製)
從近年的詐騙手法來看,許多和人性的「慾」和「懼」有關連。王伯頎舉例,近期名人被盜照開假帳號所號召的股友社,民眾一開始相信加入,接著,從詐團的話術發現,可以跟著投資也能賺錢,賺錢的「慾」,就會讓民眾走入詐團的陷阱,進而把錢轉給詐團。而像衛福部假確診詐騙簡訊,收到的民眾接到後,以為按簡訊上的連結,就能領取保險金,殊不知,是把錢匯出去給詐團。
其他手法,像是假包裹寄錯詐騙,民眾會擔心是不是自己買的東西,假檢警詐騙,擔心收到的公文和警方通知的資料,是不是自己犯錯,假信用卡盜刷,擔心自己的錢財受損等,都和民眾的「懼」有關。
台灣很多防詐宣導,王伯頎提到,其實很多民眾自我意識高,覺得自己不會被騙,也不認為自己會遇到詐騙集團,這種心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壞事不上身」的假象,建議民眾遇到詐騙集團要冷靜分析。另外,王伯頎形容,台灣現行法規就像「騎UBike追高鐵」,政府如何做到橫向溝通整合,共同規劃出防詐安全網,是急需努力的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