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台電「1度10元」高價買電 專家駁:台灣「根本不缺電」

2023年05月5日 17:16

▲▼台電日前啟動「需量競價」,最高收購價每度10元,因發「缺電」疑慮。民進黨立委洪申翰4日邀請國內能源專家學者召開記者會。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鄭智文候補理事、臺灣環境規劃協會趙家緯理事長、立法委員洪申翰、茂榮能源服務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茂榮(左起)(圖/擷自洪申翰臉書)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邀請國內能源專家學者召開記者會,說明「需量競價」機制為國際上能源調度的主流方法。(左起)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候補理事鄭智文、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立法委員洪申翰、茂榮能源服務管理顧問負責人王茂榮。(圖/擷自洪申翰臉書)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經濟部不斷表示國內不缺電,但在3月下旬,不少用電大戶卻收到台電的「需量競價」得標通知,有些業者甚至以1度電10元的高價得標;此舉,遭輿論解讀為「因為缺電才要買這麼貴的電」。對此,民進黨立委洪申翰4日邀請專家學者召開記者會,表示「節電勝於發電」。台電這波啟動「需量競價」機制是鼓勵工廠減少尖峰用電,並不是因為缺電才要高價購電,這是國際上進行能源調度的主流方法。曾協助台達電(2308)節電的茂榮能源服務管理顧問負責人王茂榮,直接點出,「台灣根本不缺電力,缺的是『節約能源』。」

洪申翰表示,「需量管理」並不等同於限電,若因此而指向缺電,是根本性的錯誤。洪申翰指出,國際能源總署(IEA)強調「節(省)一度電的優先順序,更優於發一度電」,把「節能」當作最優先的能源並列為「第1能源」,成本有時候更低。

洪申翰指出,長久以來經濟部、台電一昧地「重發電、輕節電」或「輕需求面的管理」,為學者專家所詬病,直到近2~3年,才慢慢看到經濟部、台電等行政部門與產業界,開始重視節能與能源效率,與提高機制性、制度性的建立,雖然還不夠完善,但至少已經開始大刀闊斧做節能與需求面的管理,但卻因為不理性的政治口水與刻意扭曲攻擊,反而影響未來行政部門在實施需求面調度時,心態變得保守。

如何讓電力系統更有效能或效益,對能源轉型與供電穩定有非常深遠的關係。洪申翰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從節能及需求面支配調度的角度,分析如何透過電力「需求端」來減少用電量減碳。

中華大學創新產業學院暨企管系特聘教授許志義,特別討論如何讓電力系統更有韌性、電力管理更有效率與效能。他指出,兩次石油危機後,國際間電力政策多轉向整合資源規劃(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 IRP)的方向,第1要務是能源效益的負載管理,第2是需求面管理,第3是攸關環保問題的再生能源發展,最後才是火力發電與核能。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候補理事鄭智文表示,節能不僅僅是減少用電,而是在不影響生產和營運的前提下聰明地、彈性地使用電力。鄭智文舉例說,不同行業如冷凍空調、金屬加工、科技業等,可以根據各自的製程特點,透過不同的工具和服務,實現多種解決方案,以達到不同程度的節能目標,節省的用電量範圍從1%到10%不等。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隨著再生能源佔比增加,需配合需量彈性資源,國際趨勢指出,未來需增加10倍投入需量資源。全球地方政府以智慧城市為目標,需量管理成為必備專案及導入工具,搭配物聯網、APP以達成功效。趙家緯舉例,英國、法國去年的需量管理成長超過40%,顯示歐洲國家在能源危機下更仰賴需求面解決方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