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儀潔/陝西報導
陪葬品豐厚的帝陵如「寶藏箱」一般,盜墓賊千年來前撲後繼想撈一筆,但也有一些帝陵依然保存完好,例如神秘的秦始皇陵。另外,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則是唯一未被盜掘成功的唐帝陵。
▲乾陵。(圖/記者蔡儀潔攝)
號稱40萬人都挖不動的乾陵
唐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長眠之地。據景區工作人員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介紹,千年來乾陵出現17次盜墓活動,規模較大的共有3次,其中軍閥孫連仲想效法孫殿英,帶著軍隊狂炸。
據傳,當時一團黑煙直衝天際並扭結成一條黑龍,接著一聲怒火令7名山西籍士兵被嚇得噴血而死。當地人議論,「武則天是山西文水縣人,最恨她老家的人來掘她的墓!」 。
為何會這樣?首先是乾陵依山而建,地宮入口被巧妙偽裝;其次是乾陵建築龐大且固若金湯。一直到1958年,當地的農民偶然發現墓葬入口,消息傳到熱衷考古研究的郭沫若耳中後,他興奮地向政府請示挖掘。
不過,由於當時科學技術難以保證文物不受損,大陸國務院駁回了開挖主墓的申請,而是挖掘了一座公主墓、兩座太子墓、兩個大臣墓等5座陪葬墓。
▲俯瞰茂陵。(圖/茂陵博物館提供)
茂陵究竟有無被盜?
按照朝代越往前,陪葬品普遍價值越高的規律,有「中國的金字塔」之稱的漢武帝茂陵令盜墓賊垂涎不已,甚至傳出,呂后的屍體遭叛軍姦污。
《後漢書》寫道,「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對此,茂陵博物館館長田暉否認此說法,並指出,茂陵在歷史記載中被盜了4次,為了探究歷史謎團,他們2017年利用最新的遙感技術對封土進行探測,發現基本沒有被擾動,推測4次盜墓發生在外葬坑。
田暉接著表示,首先,西漢有獨特的流沙防盜技術,且漢武帝的帝陵高48.5公尺,地宮在地下42至45公尺深的位置,以過去的技術要進入地宮幾乎是不可能的;其次,一般情況下,盜墓是「哪裡方便盜哪裡」,追求快速變現,而茂陵400多條外葬坑非常淺,最淺的只有59公分深。
▲「灰頭土臉」的兵馬俑在最初都是彩色的。(圖/ETtoday資料照)
千古之謎秦始皇陵
如「神話」般的秦始皇陵更是無人敢挖。陝西高級導遊員李曉波介紹,始皇帝陵座落驪山腳下,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埋藏最為豐富的一座大型陵園。
秦始皇贏政即位時便開始修陵,至完工歷時約40年,所用工人達70餘萬人次,主要由地宮、封土、城垣與門闕,各種陪葬坑、陪葬墓,各種附屬建築以及陵邑等部分組成。
為了防止死後被驚擾,秦始皇陵精心設置多重防盜設計。據《史記》記載,「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李曉波表示,中國考古人員通過對於秦嶺封土堆上方的土進行化驗,發現這裡是屬於強汞區,由此驗證了司馬遷記載地宮內有水銀的情況。
考古工作者還發現,秦始皇採用了先進的排水系統,以阻止地下水進入地宮,而這種排水方式至今仍在被採用,例如位於北京的中國大劇院。至於地宮究竟有多深,學界爭議很大,範圍約從20公尺到50公尺。
▲新鮮出土的兵馬俑頭顱五官清晰,十分逼真。(圖/翻攝自秒拍)
為什麼不挖?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除非是遭遇到一定自然災害、盜墓或者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考古學家才被允許對這類地點進行保護性發掘。
陝西考古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隊隊長段清波研究員曾受訪表示,不挖秦始皇陵是當下人們最合適的選擇,因為秦始皇陵太複雜了,超過任何人的想象。
中外聞名的兵馬俑,就是最好的例子。現在「灰頭土臉」的兵馬俑在最初都是彩色的,後來因挖出後遇到空氣、深埋地下等原因,從原本高濕度的環境中,突然暴露在一般濕度下,生漆層迅速失水,造成了彩繪脫離陶體,損失殆盡。
►►古墓世界/慈禧遇瘋狂盜軍「屍體只剩內褲」 乾隆更慘屍骨全碎了
►►古墓世界/好東西都被帶到地下! 漢武帝「外葬坑」就挖出驚人寶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