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第一公墓內「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 登錄為竹市歷史建築

▲「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形制完整,有優美的石雕裝飾。(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形制完整,有優美的石雕裝飾。(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文化資產再+1!竹市府上週五(5月12日)召開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文資委員現勘及開會討論後,決議登錄新竹市第一公墓內「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為歷史建築。文化局表示,「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形制完整,有優美的石雕裝飾,其興建年代更早於本市的國定古蹟鄭用錫墓(1869),可說是新竹地區代表性的墓葬。

文化局長錢康明說明,新竹市第一公墓為清乾隆年間地方官紳捐地成為義塚,時代更迭,逐漸轉為公墓使用迄今,見證竹塹地區的歷史發展,其「太學生墓」在新竹地區更是少見,墓主翁林福家族在竹塹地區有諸多貢獻,後代子嗣人才優秀有監生、貢生等,也有經商有成者,更於戴潮春事件發生時保安有功,穩定地方治安,與清代竹塹發展歷史有深厚淵源,歷史意義及價值重大。

錢康明表示,感謝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邱鴻霖、教授李匡悌與其率領的文化資產監看團隊於第一公墓的調查評估中發現該墓葬,墓葬整體保存狀況及完整性佳,墓主清道光十八年(1838)逝世,墓體於清咸豐壬子年(1852)重修,墓碑及墓耳由花崗岩製成,另有墓龜、墓桌、左右伸手、屈手、墓埕、拜石、福神等,雕刻精美、形制完整,惟墓碑頂部因遷葬習俗而稍有破損,但不影響其文化資產價值。

文化局說明,「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墓主翁林福為《淡水廳志》記載之人物,竹塹城捐監生,墓碑上尚未題刻原名翁林福,而以太學生「承志」稱之,以昭明其孝子之風。經考究語出《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翁林公孝心深厚,其父親臥病在床,遂刺指血為文,天天禱告以延父壽,其父病況後竟好轉,眾人均以孝子稱之。後因父親過世太過哀痛,甫辦完喪事便也隨之去世,年三十七(1838),墓葬於十八尖山。

文化局補充,本案由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邱鴻霖副教授)向本市提報「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為古蹟及歷史建築,本市受理後依文資法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會議結論為該墓葬具文化資產價值,登錄為本市歷史建築,後續歷史建築的管理維護市府將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攜手努力,保存新竹市珍貴資產,讓市民能更了解竹塹的歷史發展脈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