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柯文哲。(合成圖/記者李毓康、林敬旻攝)
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與民眾黨總統參選人黨主席柯文哲,兩人20日不約而同喊出,「若當選總統,要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並接受全民監督」。但以過去歷史來看,從前總統陳水扁政府至今20餘年,都沒有總統成功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的案例,未來侯友宜與柯文哲是否能如願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還是未知數。
國民黨20日舉辦「政黨輪替、台灣更好」誓師大會,侯友宜致詞時表示,「我當選總統,我將依據憲法規範,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並接受全民監督」;柯文哲今日也在國政願景說明會上致詞時指出,如果當選,會依據憲法規定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建立責任政治,解決總統有權無責的亂象。
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15條之2規定,在兩種情況下總統「得」至立院做國情報告。第一是由立院主動提出,經全體立委4分之1以上提議,院會決議後,由程序委員排定議程,立院得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第二是總統得咨請立院同意後,就職權相關國家大政方針進行報告。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15條之4、之5進一步規定,立委可以針對國情報告提出問題,彙整後送請總統參考,若總統同意則可以做成綜合報告。然而,過去20多年以來,無論是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或總統蔡英文都從未踏進國會進行國情報告,最主要原因是,總統並無主動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的權利,最終須由立院決定,而朝野所提總統國情報告提案,皆被多數藍綠兩黨挾人數優勢封殺。
舉例來說,2005年因軍購案、加入聯合國等重大政策受阻,陳水扁在任內多次表態願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時任民進黨團幹事長賴清德率立院黨團正式向立法院提案,卻遭時任國民黨團書記長卓伯源以「陳總統願意接受立委詢問,黨團才會同意,否則就不必來了」,在程序委員會中退回總統府咨文。
賴清德對此則批評在野黨要求違憲,但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卻主張,總統若有意到立法院報告,就應該比照美國總統年度國情咨文,循憲在上半年開議初期,到院會做各方情勢正式報告,並強調聽取報告「主動權在立院」。
此外,馬英九上任後,民進黨團、台聯黨團、親民黨團曾在2012年共同提議,要求馬英九針對油電雙漲、美牛進口等議題進行國情報告,但當時卻遭多數的國民黨團否決提案。
2015年,馬英九在卸任前發動「馬習會」,表明願受邀進行國情報告,民進黨立委則盼能在馬報告後接受備詢,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以「總統不是國會監督對象,若立院質詢就是違憲」為理由拒絕。隨後,民進黨與台聯黨團表示,在「馬習會」之後總統再來報告無意義,且認為此舉是為找國會背書,於是馬英九在在野黨的杯葛下,並未赴立院報告。
蔡英文上任後,國民黨團2017年也曾因中美洲友邦巴拿馬無預警與我國斷交,要求蔡英文到立法院國情報告,遭到民進黨團否決;2020年在政府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後,國民黨團提案「請總統就開放萊豬至立法院國情報告」,亦被民進黨團反對,最終未通過。
綜觀上述案例,總統赴國會進行國情報告仍存在許多爭議,包括立委是否可以詢答總統等,侯友宜與柯文哲除了勝選因素外,是否可以克服朝野歧見,到立院進行國情報告仍是未知數。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