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說明百香果亮點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下同)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為推廣百香果的綜合管理模式,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日前舉辦「百香果果品交流暨IPM經驗分享座談會」,透過這次座談及討論,農友紛紛表示更有信心將IPM操作模式導入自己的園區。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指出,生產優質果品的秘訣在於充分利用高屏地區的「天時」、「地利」及「人和」,運用高屏地區冬季溫暖乾燥的特性、現有網室設施,及綜合防治策略進行管理,不但病蟲害防治效果好,更可以節省防治成本,生產優質且安全的百香果在該場同仁的努力及推廣下,已漸漸成為轄區另一亮點產業。
高雄場陳正恩博士指出,IPM並非完全不使用化學藥劑,而是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以預防、監測及治療的架構讓病蟲害管理更有效。高雄場李文豪助研員所開發的產期調節技術,使高屏地區所生產的春季百香果,可避開雨季,再搭配網室栽培、健康種苗、整枝理蔓、肥培管理及田間衛生等預防措施;加上陳明吟助研員指導農民在迎風面使用雙層網、應用石灰硫黃合劑等技術,讓後續病蟲害管理成效提升,也節省了防治所需成本。因此,整套管理技術不但減少使用化學藥劑,更讓果品的安全、口碑及價格穩定。
座談會吸引逾200位農友參與;會中所播放的「百香果IPM二三事」影片,揭露「百香果的好吃密碼」,秘訣即是透過適當的存放時間,讓果實中的澱粉轉化為果糖,將使百香果更為香甜。
另農友所關注的未成熟綠果易掉落等問題,在會中也透過充分討論,並提供方法供農友作為來年改善的參考依據,以提升果品安全和收益。相關問題可洽高雄場研究人員。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