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枚自主研發運載火箭「世界號」23日送上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研究中心的發射台。(圖/CFP,下同)
記者羅翊宬/編譯
南韓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世界號」(又稱寰宇號,누리호,KSLV-II)將預計今(24)日下午6時24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24分)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研究中心進行第3次發射,此次將首度搭載8顆用於氣象、科技觀測的人造衛星,預計在距離地表高度550公里處將衛星送上軌道,火箭號昨(23)日已完成豎立作業。
根據《韓聯社》,南韓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24日下午6時24分將第3次發射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世界號,其主要任務為在發射13分3秒後,將8顆人造衛星分離、並送上預定的軌道內,去年6月的第二次發射雖然成功將測試性能用的人造衛星送上軌道,不過當時主要目的是測試世界號發射衛星的能力。
此外,韓華航太公司(Hanwha Aerospace)將以體系綜合企業的身份參觀此次發射準備等過程,為未來由民間主導世界號發射、開啟民間宇宙時代做準備。
火箭世界號已於23日上午7時20分在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中心完成豎立作業,並於晚間9時14分完成相關檢驗,確認推進劑是否會外洩,並連結供應電力和燃料的電纜,當局也全面管控陸海空,管制發射台半徑3公里內人員和車輛進出。
報導指出,在預計發射的4個小時前,當局會先依序為世界號注入煤油(燃料)、液氧,並開始撤除豎立火箭的裝置。
身為3段火箭的世界號,預計發射125秒(2分5秒)後會在地表高度64.5公里處分離第1節火箭,234秒(3分54秒)會在高度204公里處分離衛星整流罩,272秒(4分32秒)會在高度258公里處分離第2節火箭,並於783秒(13分3秒)抵達目標所預定的高度550公里處。
此時,火箭世界號將開始分離由韓國科學技術院研發的次世代小型衛星2號,之後以每20秒鐘為間隔,陸續分離4公斤重的對地觀測技術示範立方衛星JLC-101-v1-2(JAC)、10公斤重的宇宙輻射監測立方衛星Lumir-T1、6公斤重的地球觀測和氣象監測立方衛星KSAT3U。
最後在發射923秒(15分23秒)時,完成由韓國天文研究院研發、由4顆10公斤以下6U立方衛星組成的奈米級人工衛星SNIPE從火箭分離的工作。
此次火箭世界號的發射工作是否能取得成功,主要取決於次世代小型衛星2號是否能成功進入地表高度550公里處預定軌道,其誤差範圍最大僅5%,至於其他7顆衛星是否能同樣進入高度550公里處的預定軌道,同樣也是定義發射是否成功的焦點之一。南韓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將預定發射1小時20分鐘後、下午7時44分(台灣時間下午6時44分)對外公布發射成果。
據悉,南韓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世界號此前曾有2次發射紀錄,2021年10月21日為首度發射,儘管用來保護模擬衛星的整流罩成功與火箭分離,但第3節火箭過早熄火、衛星未進入預定軌道而宣告失敗,直到去年6月21日第2次發射時才成功將測試用衛星送上軌道。
►(第二次發射)全球第7國!南韓首枚國產火箭「世界號」成功發射 送衛星上太空
►(第一次發射)南韓研發火箭「世界號」發射升空!衛星未進軌道...宣告失敗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