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深山縣城養出千噸鱘龍魚 疫後價格飆漲「年底能補回3年虧空」

▲▼涉縣,鱘龍魚,中華鱘,養殖場,魚類養殖場。(圖/記者蔡儀潔攝)

▲涉縣一處鱘龍魚養殖場。(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蔡儀潔/河北報導

肥美「鱘龍魚」(中華鱘)深受老饕們喜愛,位於太行山東籬、三省交界的河北涉縣,靠冷泉水優勢,養殖鱘龍魚實現致富。不過,新冠疫情期間,一家養殖場營收從賺30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1.3億元),變成倒賠2000萬元(約新台幣8700萬元),今年才開始好轉。

河北涉縣位於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接處,一條「清漳河」穿境而過,讓當地形成22個山地冷泉,水溫常年低於20℃,非常適合冷水魚生長。

涉縣一家占地面積約100畝總投資額約1億元的養殖場,產出的鱘龍魚有一半銷售至越南,一半供給大陸國內市場。負責人牛艷明介紹,連續3年市場景氣低迷,但去年年底至今年市場狀況好轉,鱘龍魚價格也上漲。此前,鱘龍魚每斤(市斤,下同,500克)最低僅售10.5元,折合新台幣每公斤僅92元。

講起新冠疫情期間的經歷,牛艷明感慨,當時市場銷售並未完全停滯,但各個部門限制了物流,無法運輸漁產,而餐廳動不動就關門,個體戶能吃幾條?加上鱘龍魚最佳重量範圍在1公斤至3公斤之間,「壓貨壓的價格再低都沒人要,那個時候受不了,一個月賠上百萬元。」

▲▼涉縣,鱘龍魚,中華鱘,養殖場,魚類養殖場。(圖/記者蔡儀潔攝)

▲鱘龍魚生長環境氣溫要求偏低。(圖/記者蔡儀潔攝)

由於養殖鱘龍魚的飼料為高價有機飼料,加之增氧泵每日電費就數萬元,該養殖場從每年營收逾3000萬元,變成疫情期間倒賠2000萬元。無奈之下,牛艷明將餵飼料的次數由一天三次,改為一天一次,讓魚長慢一點。

「說真的哪個企業都受不了,每天研究怎麼應對」,牛艷明表示,慶幸的是,去年年底疫情解封後「市場嘩就上去了」,理論上春節過後為淡季,但今年鱘龍魚價反而再漲4.5元,目前價格為每斤15至16元,折合每公斤新台幣130元至140元,「按照當前的增長速度,預計到今年年底,3年來的虧損將基本彌補。」

▲▼涉縣,鱘龍魚,中華鱘,養殖場,魚類養殖場。(圖/記者蔡儀潔攝)

▲牛艷明。(圖/記者蔡儀潔攝)

涉縣漁產亦積極轉型,牛艷明介紹,他們投資「深加工」工廠,生產魚子醬、魚肉、脆骨、魚皮和生魚片等產品,採用真空包裝方式,其中鱘龍魚魚子醬目前售價為每盒3600元(約新台幣1.6萬元),價格相當可觀。

據悉,涉縣是中國大陸華北地區養殖面積最大、標準化程度最高鱘魚養殖基地,冷水魚養殖面積750畝,有養殖場戶72個,主要養殖鱘魚、鮮魚,年產量達3200噸,產值近億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