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et狂嗑生蠔!小姊弟2天後都進急診 1敗血症、1肝膿瘍險些沒命

▲▼      生蠔       。(圖/記者戴若涵攝)

▲高雄一對小姊弟吃下疑似受汙染的生蠔,造成1人敗血症、1人肝膿瘍 。(示意圖/記者戴若涵攝)

記者許宥孺、陳韻如/高雄報導

夏天是海鮮的季節,不少饕客會到餐廳大啖美食,不過近日A肝病毒污染的食安問題,也讓民眾多有疑慮。對此,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蕭偉成表示,海鮮及生菜等沒煮熟的食物都可能造成感染,過去就曾有一對小姊弟疑似吃到受汙染的生蠔,結果導致弟弟敗血症、姊姊肝膿瘍,所幸即時住院治療才撿回一命。

蕭偉成提到,生魚片、海鮮、生菜沙拉等未煮熟的食物對於腸胃道功能不佳,或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功能較差者,最好是能夠避免食用,因食物一旦遭受感染,上述患者就有可能引發敗血症、肝膿瘍,嚴重的還可能感染A肝病毒造成急性猛爆性肝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高雄一對小姊弟吃下受汙染的生蠔,造成1人敗血症、1人肝膿瘍       。(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肝膿瘍患者的肝臟會產生像蜂巢一樣間隔的腫瘤。(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蕭偉成舉例,過去就曾有一對小姊弟跟著爸媽到飯店吃Buffet,過程中吃了不少海鮮、生食,但疑似吃進的食物沒有處理好遭到感染,2人吃完後沒幾天就送進急診。其中弟弟住院後,被診斷出感染性腸炎而造成敗血症,姊姊則因有糖尿病史,免疫功能不佳,出現發燒、肝悶痛等症狀,進一步超音波後,確診為肝膿瘍,緊急打了抗生素並引流膿液才好轉,兩姊弟也都住院超過10天才撿回一命。

蕭偉成說明,肝膿瘍主要是吃到感染的食物造成,受汙染食物經腸道進到體內後,細菌會經血液循環供給身體,其中門靜脈是供給內臟營養最主要的血管,先送到肝臟再送往其他內臟,接著細菌再從門靜脈跑到肝臟內,就容易造成肝膿瘍,嚴重就會併發敗血症,甚至休克、器官衰竭,若未妥善治療,致死率更高達百分之40至50,且膿瘍會逐漸擴大,曾有患者未即時就醫,膿瘍長到8、9公分大。

蕭偉成進一步說道,肝膿瘍會有發燒、肝悶痛等症狀,但因不明顯,導致患者住院後找不到原因,直到發現發炎指數過高,進一步超音波檢查才會發現肝臟內有疑似腫瘤病兆,若又無B肝、C肝病史,經超音波定位抽吸出來是膿炎才會確診,而此病症通常好發在有免疫功能障礙及糖尿病的病人,發生率是正常人的8倍。

▲▼      高雄一對小姊弟吃下受汙染的生蠔,造成1人敗血症、1人肝膿瘍       。(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蕭偉成。(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蕭偉成提醒,A肝屬於RNA病毒,污染食物後,潛伏期約為15至50天,發作症狀是發燒、倦怠、噁心不適,嚴重的話會有黃疸,若小孩感染,幾乎不會有症狀,不易發現,但若是年長者、抵抗力虛弱,又或是喜好喝酒的患者,就可能造成猛爆性肝炎。

蕭偉成強調,A肝不會變成慢性或帶原者,治療痊癒後也不會留下後遺症。他建議,1歲以上的小孩可以施打疫苗,打1劑就能產生95%以上的抵抗力,間隔6個月以上再施打第2劑,則可產生100%抵抗力,且能夠維持20年以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