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消基會今(6)日公布各通路289件豬肉萊克多巴胺抽驗結果,其中有8件來自法國,但進口量更高的美國卻抽到0件,懷疑主管機關未做好把關。對此,食藥署表示,美國豬肉佔總體豬肉比例0.4%,目前後市場稽查都符合衛生標準,僅有9件因標示不合格遭開罰。
▲美豬查無違規!消基會疑遭改標「洗產地」,食藥署曝2年半稽查結果。(圖/消基會提供)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台灣自110年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含美豬)進口後,食藥署就設置了豬肉儀表板進行統計,截至112年5月29日已完成查核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共計22萬4,662件次,查獲72件標示不符規定,其中9件為標示為美國,違規理由多為未把使用比重較高的豬肉產地先行標示,「都是小疏忽」,裁處金額共計198.6萬元整。
▲豬肉原產地標示須以佔比排序。(圖/食藥署提供)
林金富另提到,台灣雖然開放美豬進口,但進口量一直都不高,自110年至112年5月國產及輸入總淨重共計232.0萬公噸,其中美國輸入佔全部0.96萬公噸(0.4%),進口產品部分直接進到通路販售,也有做成加工食品,至今稽查1521件次未驗出萊克多巴胺。
依據食安法規定,輸入食品應向食藥署請食品輸入查驗,查驗結果符合規定後,始予放行輸入。林金富強調,食藥署持續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嚴謹執行食品輸入查驗,確保輸入食品安全衛生;同時並落實市售食品監管,查獲違規即依法處辦,為民眾食品安全把關。
▼美豬至今共被查獲9件標示違規。(圖/食藥署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