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正式宣布聖嬰現象已經發生。(圖/NOAA)
記者王致凱/綜合報導
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偏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近日宣布,經過數個月觀測,確認「聖嬰現象」(El Nino)已經正式發生,預計到冬季時將影響逐漸加強,且可能持續到2024年。
「聖嬰現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與東部海水溫度高於平均值的一種自然現象,通常每隔2至7年就會發生一次,但其對全球氣候帶來的影響並不僅在太平洋,而是會依據強度造成一系列效應。
美國國家氣象局下屬的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氣候預測中心8日發布報告,依照聖嬰現象的強度不同,可能會讓全球某些地區發生強降雨或乾旱的風險增加,另外聖嬰現象也可能使氣溫飆破新高,特別是在氣溫已經高於往年平均值的地區。
美國氣候預測中心表示,到冬季時將有84%的機率發展為中等強度以上的聖嬰現象,有56%的機率出現強烈聖嬰現象。一般而言,中等以上的聖嬰現象將使太平洋東側南加州和墨西哥沿岸氣候較往年濕潤,而太平洋西側的氣候則會較往年乾燥。
另外,當聖嬰現象出現時,通常會抑制大西洋颶風的活動,但卻有利於太平洋中部與東部海盆海域出現強烈風暴。過去數個月以來,美國氣候預測中心一直在觀察聖嬰現象的發展,並於4月13日首次發布聖嬰現象預測。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5月份也曾在臉書上表示,觀測到東太平洋赤道區水溫變暖,聖嬰現象正在發展中。鄭明典當時指出,在聖嬰發展年由於暖海水區域東移,颱風生成位置也隨之東移,距離台灣會更遠。另據氣象局官網說明,聖嬰或反聖嬰現象對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生成數、侵台颱風總數影響均不大,主要是對颱風形成位置有影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