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是什麼?影響好壞與「住哪裡」有關 4大QA一次看

▲▼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宣布聖嬰現象到來。(圖/翻攝自NOAA官網)

▲ NOAA觀測夏威夷以南沿赤道畫出的特定區域水溫後,宣布聖嬰現象到來。(圖/翻攝自NOAA官網)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8日宣布,「聖嬰現象」(El Niño)已經發生,雖然目前影響還很弱,但威力預料將逐漸加強。澳洲獨立媒體《The Conversation》9日介紹聖嬰現象及其對不同地區的影響,結果是好是壞則因地而異。

● 聖嬰現象是什麼?

聖嬰現象是一種氣候模式,始於南美洲西部熱帶太平洋海水異常變暖,約每3至7年發生一次,可能持續幾個月或幾年。

一般來說,信風會將溫暖的海水吹離海岸,使較低溫的海水浮出水面。但當信風減弱,赤道附近海水升溫,就會產生各種影響,即所謂的「遙相關」(Teleconnection)現象。

太平洋面積大到覆蓋地球1/3,因此海水升溫會對全球帶來連鎖反應,在太平洋發生的事所帶來的影響不會僅限於太平洋。

聖嬰現象期間,赤道變暖會導致離地10公里以上的平流層變暖,科學家仍在研究這種遙相關是如何發生。與此同時,熱帶平流層會變冷。

兩者結合可改變高空風,也就是從西向東吹的高速氣流(Jet Stream)。而改變高速氣流可影響各種天氣變數,包括溫度、風暴到足以撕裂颶風的強風。

● 聖嬰現象對我們代表什麼?

▲▼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宣布聖嬰現象到來。(圖/翻攝自NOAA官網)

▲ 高速氣流向南移動,幾乎是在美國南部上空由西向東吹。(圖/翻攝自NOAA官網)

聖嬰現象對部分地區是大好,對部分地區卻是大壞。

平均來說,全球在聖嬰年皆暖於反聖嬰年。強烈聖嬰現象可使氣溫升高攝氏約0.4度,北美則因地區而異。

在美國北部及加拿大,聖嬰年往往較為溫暖;美國西北部地區、俄亥俄河谷及加拿大西北部地區秋冬往往比平時更乾燥。另一方面,西南地區則會比平均標準更涼爽且潮濕。

聖嬰現象通常會使高速氣流向南移動,幾乎是在美國南部上空由西向東吹,而這種改變會阻擋來自墨西哥灣的水氣,使美國東南部雷雨減弱。反聖嬰則會使高速氣流向北移,導致美國南部及東南部惡劣天氣活動加劇。

● 聖嬰現象也會影響颶風,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方式不同

在大西洋上空,聖嬰現象通常會使風切增強,也就是風速隨大氣高度的變化,足以撕裂颶風。但這在東太平洋卻有相反效果,可能帶來更多風暴。海洋熱含量也會提升海洋熱浪(marine heat)風險,破壞珊瑚和魚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在美國中部,聖嬰現象通常使天氣溫暖乾燥,有望稍稍提升玉米豐收的機會;但相較下會對非洲南部及澳洲農作物造成嚴重破壞,且提升澳洲火災風險。巴西與南美洲北部也趨於乾燥,阿根廷及智利部分地區則較為潮濕。

不過,聖嬰年通常會發生的狀況不代表每次都會發生。每一起天氣事件不盡相同,因此聖嬰現象的影響是機率問題,並非必然,目前也不清楚氣候變遷將如何影響聖嬰及反聖嬰。

▲▼ 歐洲各地熱浪來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歐洲各地熱浪來襲,圖為西班牙馬德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2023年高溫會破紀錄嗎?

美國國家氣象局觀測到特定地區水溫連續3個月比正常溫度高出至少攝氏0.5度後,正式宣布聖嬰現象到來。強烈聖嬰現象的條件則是該地區在2個月內升溫攝氏1.5度,目前不清楚今年是否會達到這項門檻。

NOAA於8日發布今年第一份聖嬰預警報告,預測其至冬季大於「中等」強度(moderate)的可能性為84%,達到「強」(strong)的可能性則為56%,不過預測仍可能改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