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庄吊橋可提供遊客走訪大漢溪兩岸參訪。(圖/記者沈繼昌翻攝,下同)
記者黃聖庭/桃園報導
桃園市新景點「中庄吊橋」自19-21日辦理主索固索器減振裝置第二階段安裝工程,採封橋方式施工。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表示,此項工程為了減少背拉主索風振,提供居民及使用者妥善舒適之休憩空間。
「中庄吊橋」位在大溪區,串聯大漢溪兩岸觀光景點,全長約419公尺、寬2.5公尺的自行車人行吊橋,也是目前全國最長的懸索式吊橋,於今年1月20日啟用。吊橋結構造型優美,成為民眾到大溪旅遊拍照、打卡的新地標。
「中庄吊橋」民眾可漫步橋上欣賞中庄調整池壯闊水景與大漢溪河階的地質景觀,眺望大漢溪河流之美,而吊橋也串聯大漢溪左岸大嵙崁景觀土丘、親水園區、中庄調整池及右岸山豬湖生態園區、月眉人工濕地等景點,因吊橋長度較長,加上位處風力旺盛的河谷地形,所以強風與主索間會產生風振聲,雖結構安全無虞,然為減少民眾恐慌改善此情形,將進行優化工程,在連接主索的4根塔柱的左右兩邊,加裝12組固索器減振裝置,減少主索風振情形。
水務局表示,為使風振情形降至最低,採二階段安裝,第一階段已於5月15-19日止完成左岸試裝,經成效評估測試目前左岸已無摩擦風振聲音,故自6月19-21日止,辦理第二階段右岸固索器減振裝置安裝作業,另考量地區風力及安裝風險,將於安全狀況下加速施工,將工期壓縮至最短,減少封橋施工期間暫時無法使用之不便,為此可提升施工期間民眾及人員之安全,同時減少施工期程,施工期間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