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和碩共同總經理鄧國彥及董事長童子賢和共同總經理鄭光志。(圖/記者蕭文康攝)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和碩(4938)今在股東會後針對車用、伺服器及電腦等相關產品及營運發表看法,其中,車用隨客戶需求在全球有不同布局,包括墨西哥、中國及台灣都有生產據點,2024年車用佔營收至少有10%為目標;PC方面庫存大都清的差不多,但需求面還不清楚,第3季還可以看得到,但第4季還不確定,但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
和碩共同總經理鄧國彥指出,車載在全球和台灣都熱門,不止墨西哥,在中國和台灣都有生產線,配合客戶快速調配,各政府都有自己的條件,和碩都有很好條件,可快速調配,既有客戶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以量產,電動車之外,跟電動車相產業也已有布局,未來2~3年大幅成長,2024年車用佔營收至少有10%為目標,各車廠、車種幾乎都在全世界生產,在全世界生產經驗都是有的,主要看客戶主要基也在哪裡。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著表示,電動車產業性質和先前智慧型手機不同,規模會更大,2.5兆美元電動車市場崛起,改變供應鏈態勢,智慧型手機有兩大系統佔很大比例,展示產品能量,控制市場能力很強,但電動車目前最大廠商佔有率也沒有超出1成,汽車和電動車客戶是比較分散產業,對製造和供應商不會集中單一規格,消費者願意購買。
台灣EMS過去很難介入燃油車時代,現在電動車跟電腦和電相關,台灣相對熟悉和擅長,所以機會很大,從30年前主機板、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現在又崛起很大的電動車產業,同時又跟零組件連結關係,所以機會無窮,因此現在汽車電動車產業服務對象可能5個、10個,客戶訂單可能要求產地不同,所以需要不同調配,例如北美客戶要求零組件要在北美,如果可配合就好好爭取。
另充電樁本來就在和碩產品列表上,根據不同客戶和規格及科技演進,並不會缺席,不會只有一種產品ACDC的產品,針對充電樁運用,在每個國家因電費時段和季節不同區別,可能有更多應用,在自有設計產品上,相關客戶有生產合作,這是所謂電動車擴展到充電椿再到家庭運用領域,有很多無限可能,有很多技術和模組,都不止是和碩機會也是台灣產業鏈的機會。
童子賢則強調,產業趨勢上充滿創新和挑戰,也會遇到新的困難,產業不會創新而創新,創新是替消費者帶來效率改善、舒適和節省能源等貢獻,有些東西會有代代茁壯,伺服器30年前就有了,現在長成巨人,像這樣的產業趨勢,一開始不一定會看得完全清楚。回顧公元二千年網路充滿迷網、泡沬,當時不知如可收費和獲利,但泡沫化之後現在就茁壯起來,所以現在不需要問為何會成立Google或Amazon,從老人到小孩也不用去教何謂社群網路,已融入其中並滲透我們生活和工作中,替我們帶來效率改變生活面貌,如果沒有LINE群組,可能開會還要用紙本並一一打電話通知,效率會差多少。
所謂的老幹新枝,就是汽車演變成電動車,傳統汽車還沒被完全淘汰前還有10~20年,E化過程是老幹新枝,就像筆電曾經到一定規格之後又長出電競產品應用,社群媒體到一個階段又到短視頻及抖音等,網路結構本來在那邊,又長出Netflix等應用,10年並不普及,現又有美食外送平台等,默默改變伺器發展,亞馬遜和抖音的伺服器需求差別都會有不同,10年前、15年前伺服器差不多,給人錯覺伺服器差不多就是這樣子,但隨著網路平台應用進展,伺服器最近到5、6年被分散成不同的特性,未來5G/6G或專網, 未來汽車E化,電動車5G/6G還會長出不同面貌,這就是挑戰和機會,又是千億美元的應用,值不值得發展,要看自己敏銳度和掌度度,他並稱讚台達電眼光就非常好,看到能源、綠能等。
和碩有一些新的產品不一定集中在電動車、手機、伺服器,十幾年提出隱型眼鏡時就跟光學應用有關,光儲存置遇到障礙,何去何從?結合關係企業靈機一動往隱型眼鏡發展,12年發展下來,有一個成績,市值接近有達十億美元獨角獸的定義。到2023年,和碩看到有一些資源包括人才和資金及研發等調整,未來2~3年從技術延伸生活和行銷面的努力逐漸可以看得到,但要放在和碩旗下不同部門或像晶碩獨立出去,還要看再產品面貌和營運方向才能做決定。
PC庫存方面,鄧國彥說,庫存大都清的差不多,但需求面還不清楚,第3季還可以看得到,但第4季還不確定,大家都看的比較短,原本預期第2季比第1季好,期望有雙位數成長,大家都看起來有不同感受,大家都不敢看長遠,不過,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是確定的。
他進一步說,下半年通訊產品進入「秋收」是必然的,通訊會比手機的起伏還要更大,新產品約在9月發表,謹慎樂觀,但和碩強調自己體質,如生產自動化,如比別人更強,才是自己該做的事,這個個別客戶掌握市場的能力要比其他人要好很多,所以還是會有秋收,而手機新機備料上是否已動起來,還是跟客戶進度來做,跟往常一樣,但很難幫客戶講。
在全球車用市場布局方面,和碩共同總經理鄭光志說明,和碩在歐洲布局十年多年前有運作工廠,隨著各國關稅等因素變成只是維修工廠,但設備工廠還在,如果需要可以在半年內重啟,不止汽車產業才有這需求,在貿易和關稅、科技競爭,在每區 域運作,在未來10年、20年是必須的,不管汽車和IT產業、通訊,加上每個政府不同補助,都會看到這樣需求,和碩10到20年前,本來就在全球有一些相對布局,2017~18年移回台灣和印尼,都很快布局,這幾年重啟墨西哥和歐洲廠、投資越南、印度,也看到一些成果,不止單一產業,也看到世界局勢的一些變化。
紅色供應鏈搶單情況方面,鄧國彥表示,競爭是永遠的,在把自己本質做好,找到自己在這行業得好,新產品很多東西跟大家看到都一樣,客人東西沒辦法透露,對通訊產品盡量講求產品組合,讓公司更穩定運作。
童子賢補充所謂的老幹新枝的新枝說法,就像網路、筆電,曾在原架構產生新的運用,微星電競筆電當年被批評廣達、華碩早就發展多年,但微星相對傑出,從電競角度切入,花很多時間後,等他站穩後才發現佔據不錯角色,就像有商用、有消費的,從消費電競上分枝長出不錯的市場,伺服器在過去有不同面貌,相信平台經濟還沒停止,Meta和VR/AR運作,要好背後通訊及伺服器要很強,有好的應不用擔心廠商機會不夠,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獨治、市場之大非一人能獨享,伺服器和碩是比較慢投入嗎?其實不然,2010~2011已看到智慧型手機了,以那時資金和規模,要一次和同業投入不同領域,力有未逮, 當年選擇一條路,無怨無悔,經過很多年發展變化很大,自信有能把資源回收,有能力重新投入新的領域,不擔心落後同業去布局,相信未來可預見伺服器有2倍以上成長,有千億美元規模何必擔心市場不夠大,新投入看好有機會,只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而已,不擔心投入太慢。
現場有小股東關心印度小米遭遇的情況是否會發生在和碩,童子賢說,關於印度投資風險,充滿挑戰和機會,有新機會都有地方需要克服的風險、法律、當地民情及環境,熟悉後才有辦法,和碩目前在印尼、墨西哥及越南都有投資案進行,經營團隊都會兢兢業業進行。鄧國彥強調,除了要有關係外,也要了解地方法令,還有當地語言,有很多「眉眉角角」,謀定而後動,找對人並了解對的人,和碩在當地營運可說排名第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