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師提醒,皮膚出現問題別亂塗藥以免加重情況。(圖/翻攝pexels)
記者張毓容/綜合報導 圖/達志示意圖
台灣夏季高溫又潮濕,加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環境污染等因素,使得越來越多人的皮膚容易敏感和出現過敏反應,但許多人對於皮膚過敏反應不太了解,往往會忽視皮膚疾病的初期症狀,或是搞錯肌膚問題自行塗抹藥膏,導致皮膚疾病更加嚴重。彤顏診所皮膚科李柏諺醫師就提醒,像是常聽到的濕疹、皮癬、乾癬等3種皮膚疾病,都會出現紅、腫、癢的症狀,因此讓人容易混淆,他也進一步分享這3種常見的皮膚問題的特徵和好發部位,教你如何分辨。
1.濕疹
李醫師指出,濕疹顧名思義是「有滲液的皮疹」,是皮膚發炎性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像接觸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的診斷主要靠誘發因素和濕疹部位作為臨床區分標準。
#部位特徵
接觸性皮膚炎分為過敏性和刺激性,前者特徵是接觸到含有香料或防腐劑等過敏原而發生皮膚紅癢現象,後者則是接觸到刺激性、腐蝕性或揮發性物質造成皮膚紅腫刺痛;好發部位以四肢為主、頭頸部居次。
而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嬰幼兒,常見於關節彎曲處,如後頸部、手肘和膝蓋彎曲處,因發癢反覆搔抓造成皮膚流湯、潰爛和結痂;脂漏性皮膚炎則是分嬰兒型及成人型,嬰兒型會自行痊癒,成人型則會反覆發作,最常在頭皮以出油、發癢、頭皮屑為症狀,或在臉部的鼻翼兩側、眉毛周圍、耳朵、髮際線出現紅疹及黃白色鱗屑。
#誘發因素
接觸性皮膚炎需考量症狀發生時間、接觸物質(如染髮劑、清潔劑、紫外線等)、防護措施(如防曬、護手霜、手套)等;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基因(過敏型鼻炎及氣喘家族史)、長期免疫系統失調和環境因素(如過敏原、壓力、季節變化)相關;脂漏性皮膚炎則易發生於頭皮或臉部反覆出油,導致皮屑芽孢菌增生的情形。
2.皮癬
皮癬是表淺皮膚遭受皮癬菌(黴菌)感染的疾病,依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對應的稱呼,例如足癬就是俗稱的香港腳(腳部),甲癬是灰趾甲(趾甲),還有頭癬(頭部)、股癬(鼠蹊或臀溝)、體癬(軀幹或四肢)等,感染途徑為接觸性傳染。
#部位特徵
皮癬通常以圓形或橢圓形的紅色皮疹為特徵,邊緣呈稍微隆起脫屑,可能伴隨強烈搔癢感,好發於皮膚易潮濕處,如腋下、鼠蹊、臀溝、趾縫、腳底(腳汗或長時間穿鞋者),依感染部位而有不同命名。
#誘發因素
受到氣候影響,台灣環境溫度和濕度高,適合皮癬菌(黴菌)生長於皮膚角質層或角質衍生物上(如毛髮或指甲),但也可能從貓、狗、兔子等寵物身上被傳染。
3.乾癬
乾癬又稱為牛皮癬、銀屑病,其實不是癬(黴菌感染),反而是免疫系統失調而誘發皮膚出現紅腫搔癢、脫皮掉屑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全身紅皮症、掌蹠膿皰或合併關節炎,此疾病會反覆發作但不具傳染性。
#部位特徵
以常見的慢性斑塊型乾癬為例,初期可能出現脫屑樣點狀紅疹,逐漸擴大後彼此相連,上面覆蓋一層白色鱗屑,輕輕刮除會宛如銀白雲母狀脫落,又稱「融蠟樣剝落」,病灶除屑後可見等距之小出血點現象(Auspitz sign)。全身任一部位都可能產生乾癬,好發在10歲至40歲之間。
#誘發因素
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皮膚角質細胞過度生長和快速更新,細胞間連結不穩定,加上發炎物質及中性球浸潤,形成鱗屑和紅斑。乾癬也和遺傳基因相關,若父母親有一人罹患乾癬,其子女患有乾癬機率亦會比一般人高。
李醫師也提醒,上述3種皮膚問題屬於慢性疾病,即它們可能反覆發作,因此需要長期的管理和治療。若皮膚持續出現紅腫癢的情況,尤其是在特定部位,更加不能掉以輕心。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卻影響外在,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創傷,絕對不可以輕忽,早期診斷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減輕不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