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驚爆像偷工減料!玻璃只能承受1300m壓力 操縱器像PS遊戲機

記者葉睿涵/編譯

載有5人的觀光潛水器「泰坦號」(Titan),18日從加拿大東部下潛約1小時45分鐘後,在大西洋海域失去聯繫。然而,在美加當局緊急救援之際,外媒卻踢爆,雖然「海洋之門探險」(OceanGate Expeditions)一再宣稱「泰坦號」是世上最先進的潛水器,但它看起來卻有點「偷工減料」。

▲▼泰坦號。(圖/翻攝自Ocean Gate)

▲失蹤的「泰坦號」被踢爆使用難以承受深海壓力的玻璃和碳纖維來製作視窗與船體,「簡陋得像偷工減料」。(圖/翻攝自Ocean Gate)

綜合BBC與《今日美國》報導,早在2018年,「海洋之門探險」的前海事運營總監洛奇李奇(David Lochridge)就曾在報告中警告,「泰坦號」存在潛在的安全問題,甚至在「到達極端深度時對乘客存在潛在危險」。BBC取得的文件顯示,洛奇李奇的警示多次被公司忽視,而他也在和老闆開會後被解僱。

▲▼泰坦號。(圖/翻攝自Ocean Gate)

▲「泰坦號」的內部十分狹小。(圖/翻攝自Ocean Gate)

「海洋之門探險」此前宣稱「泰坦號」是最先進的「實驗性」潛水器,其船體是5英寸的碳纖維所製,但洛奇李奇在法庭文件中透露,「泰坦號」沒有經過適當的測試就採用碳纖維來製作船體,而潛水器前部視窗所使用的玻璃通常也只被用在1300公尺的深度,表明要深入海底4000公尺的「泰坦號」安全堪憂。

樸茨茅斯大學(Portsmouth)海洋生物學講師洛特丹(Nicolai Roterdam)表示,雖然碳纖維便宜又堅固,但它從未被用在深海船隻上,「泰坦號」應該用更強的材料來抵抗深海壓力。洛奇李奇也指控,潛艇為了均勻分散壓力,一般會將船體打造成球形的,但「泰坦號」卻是個管狀,導致壓力無法均勻分佈

▲▼泰坦號。(圖/翻攝自Ocean Gate)

▲一般的潛艇為了分散壓力會設計成圓球體,但「泰坦號」卻是個管狀。(圖/翻攝自Ocean Gate)

另外,去年曾乘坐「泰坦號」潛水器的CBS記者波格(David Pogue)告訴《今日美國》,「泰坦號」的內部設施並沒有人們想像的複雜,「你只要用一個Sony PlayStation風格的遊戲手把就能完全控制它,而且裡面還有一些生鏽的管道,安定器看起來也是舊的,我必須說,它看起來有點偷工減料」。

波格的說法與其他外媒不謀而合。2018年曾採訪「海洋之門探險」的CNN記者科恩(Gabe Cohen)透露,「泰坦號」的操縱器看起來像PlayStation遊戲機,簡單的程度令人震驚。而2022年曾報導過「泰坦號」的BBC也指出,「泰坦號」內部只有一個按鈕,大部分行動都是由一個Sony PlayStation風格的遊戲手把所控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