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以抗戰末期的「衡陽保衛戰」為背景的電影《援軍明日達到》於去年9月開拍以來,一直引發話題。當時,國民政府命第10軍軍長方先覺堅守14天,等待援軍,對抗將近10倍兵力的日軍,最終衡陽守軍堅守了47天,創造了抗戰史上的奇蹟,被稱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甚至還間接造成了日本東條英機內閣垮台。
1944年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失利,導致日軍的海上交通補給線接近癱瘓。因此,日軍急於打通一條大陸交通線,便制定《指導一號作戰的基本方針》,戰略目標是殲滅中國的空軍基地,並且打通粵漢、湘桂以及京漢鐵路南部,實現與南方地區的鐵路聯絡,並且將中國的東南與西南隔斷。
6月22日晚上8點,日軍第68師團由株洲、淥口沿湘江東岸南下,抵達衡陽城東30里外的泉溪市,耒水西岸駐守著第十軍的190師568團第1營的少數警戒部隊,警戒部隊當即與日軍交火,將日軍擊退,與日軍在耒水兩岸對峙,從6月23日起,保衛戰正式開打。
▲衡陽保衛戰遺骸。(圖/翻攝衡陽保衛戰紀念館)
6月27日起,渡過湘江的日軍發動第一波總攻擊,雙方爭奪張家山高地數日反覆達20多次,陣地依然在國軍控制中。停兵山、高嶺據點守軍全部犧牲,無一生還,日軍被殲亦不下千人,7月2日,日軍暫停進攻。
7月11日清晨,日軍發起第二波總攻擊,向衡陽城垣傾瀉大量炸彈、燃燒彈和毒氣彈。日軍付出極大的代價,也無法接近守軍的核心陣地。
8月4日,日軍第11軍橫山司令官聚集第40、58、68、116師團及13師團一部,57旅團,11萬人,輕重砲100餘門,砲彈40,000發,對國軍陣地發動第三波總攻,以飛機大炮向核心陣地與市區狂轟濫炸,4個半師團的日軍從南北西三面猛攻核心陣地。
▲衡陽保衛戰遺骸及日軍開坦克進城。(圖/翻攝衡陽保衛戰紀念館)
8月8日,凌晨4時,日軍逼近第10軍指揮部所在地中央銀行,日軍第11軍以竹內參謀為代表入城談判,雙方同意停戰,日方並承諾保全守軍官兵安全,至於方先覺則依照國際慣例「被俘」,崇尚武士道的日本人,卻對對他相當敬佩,因為方先覺把衡陽保衛戰打成日本的「小旅順」,付出了慘重的傷亡。
戰後統計,方先覺統帥的國軍「第十軍」總共9個團17,600餘人,傷亡15,000餘人,其中死亡約7,600人。至於橫山勇統帥的日軍第11軍總共5個師團,近14萬餘人,傷亡約70,000餘人,其中陣亡約48,000餘人。可以說,雙方這樣的傷亡比,在抗戰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這一仗不僅激起國軍士氣,還因為日軍損傷慘重,震動日本朝野,導致東條英機內閣謝罪下台,日軍想速攻打穿戰線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因為,方先覺成功為重慶國民政府爭取到寶貴時間,原先他只奉命堅守14天,沒想到,一打就打47天。
1983年,方先覺在台北去世後,當年日軍士兵及後代竟前後三次來台灣拈香弔祭,並一一報上他們當年參戰時的部隊序列番號,表示是代表該部隊前來憑弔的。為了表示誠意,日方代表,還製作「衡陽會戰」大型油畫,派人到湖南衡陽取泥土,作為著色依據。另外,也在湘江汲取了一瓶水與一盒衡陽土,因為方將軍的同袍部屬在這塊土地流過血,這瓶水對於方將軍必然有著特殊意義,然後他們把湘江之水,還有衡陽之土灑在方先覺的墓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