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幣」開放領取3周來,抵用金額破1.6億。(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專屬18-21歲青年1200點「成年禮金」自6月6日正式開放領取,3周來抵用金額破1.6億!不過,文化部也發現有店家異常使用,或有民眾低價收購成年禮金等情形,文化部除了即刻暫停店家適用資格外,也強調這些作為可能已觸犯刑法詐欺等罪,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
文化部說明,成年禮金「文化幣」APP截至6月27日,註冊人數約65.5萬,文化幣領取人數達60萬。以使用類型來看,前3名類別為「書店及出版類」、「流行音樂類」、「藝文展演及文化體驗類」,其中獨立書店在消費2點送1點的加持下,使用金額佔整體消費金額約10%。
至於各界關注「非6都」尤其偏鄉使用可能較為不佳情況,經過分析「各縣市使用金額佔領取金額比例」,除了離島確實較低以外,其餘各縣市都有2成以上,且6都、非6都並無明顯差異,顯見初步達到產業精準振興及區域均衡的目標。
對於成年禮金在開放領用初期,就創下高領用率,文化部長史哲表示,除了持續透過加碼措施,刺激消費、創意書市及偏鄉巡演深入各縣市,文化部也將有效運用「文化幣」APP後台的大數據監控,針對需要強化的使用者、使用類型、區域等,加強各項驅動策略,以達成「疫後藝文產業最大規模擾動」的政策目標。
▲成年禮金「文化幣」注意事項,轉售可能觸法。(圖/文化部)
此外,為能使成年禮金發揮開啟青年朋友藝文接觸機會,透過文化參與及體驗臺灣之美來「轉大人」的核心價值,避免成年禮金遭不當濫用,文化部於成年禮金開放領用同時也啟動「網路巡查」,目前已確認有數件違規案例。
違規情況包含:藝文消費點販售品項與申請項目不符、透過網路平台販售而非實體交易商品、交易異常,在社群或拍賣平台低價收購文化幣賺取價差等情形。文化部已立即暫停違規商家的銷售或使用資格,同時聯繫平台配合下架,並協請平台管制會員行為。
文化部表示,依「文化部辦理青年文化體驗試辦計畫作業要點」規定,成年禮金應用於實體場域消費為原則;成年禮金之使用不得找零、轉售,亦不得另再兌換成等值現金;店家應對於所提出憑證之交易事實及真實性負責。
對於違反相關規定者,文化部得撤銷民眾領取資格、店家收款資格,並追回已撥付款項。同時,民眾或店家違法利用文化幣獲取不當利益的行為,可能涉及刑法第339條詐欺罪,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以及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最高可處3年有期徒刑,並沒收不法所得,提醒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