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推動生、熟廚餘分類回收,並爭取補助設置廚餘脫水設備,後送至南亞塑膠工業公司堆肥場製成有機質肥料「雲溉肥」。(圖/記者蔡佩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雲林縣在2018年12月率先禁止廚餘養豬以防堵非洲豬瘟,為使縣內廚餘去化順暢,縣府積極推動生、熟廚餘分類回收,並向環保署爭取補助設置廚餘脫水設備,降低廚餘含水率及體積後送至南亞塑膠工業公司堆肥場製成有機質肥料「雲溉肥」,供縣內社區、機關、學校與縣民申請取用,今(29)日分享循環成果。
雲溉肥於去年10月14日取得農委會肥料登記證,其經過完善前處理、無添加副資材、發酵品質完善,使用單位皆反饋使用感受良好,雲林縣政府今日分享雲溉肥運用之豐碩成果,交流雲溉肥的良好反饋及施肥時機點,大埤鄉豐田社區及二崙鄉湳仔社區分享使用雲溉肥於社區農園施肥,收獲之農作物運用於長青食堂加菜,並藉由社區導覽宣導廚餘堆肥再利用。
▲雲林縣政府今日分享雲溉肥運用之豐碩成果,交流雲溉肥的良好反饋及施肥時機點。(圖/記者蔡佩旻攝)
斗六國小及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於校園推動食農教育與周遭社區建立循環共好共識,向下扎根也向上茁壯。揚名國際的「張師傅生態紅茶園」亦使用雲溉肥,以有善農法方式管理茶園並推廣不破壞自然愛護土地,創造友善環境、永續生態使「人與自然共生共榮喝到土地的甘甜滋味」,產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紅茶。
▲「張師傅生態紅茶園」張定國使用雲溉肥以有善農法方式管理茶園,產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紅茶。(圖/記者蔡佩旻攝)
南亞公司處長林澤銓表示,2018年接到縣府任務,前往日本參訪後開發新系統,克服水、油問題且製程從傳統2至3個月縮短為35天,去年又花4億多蓋新廠房、技術再升級,處理量可從原本每日30公噸增加為60公噸,製程可再縮為8天。
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家戶垃圾中有近3成是廚餘,且會影響垃圾處理效率、增加碳排放量,目前每日家戶廚餘量為30噸,送至南亞處理肥料產製率約14%,經社區、學校及民眾使用反應很好,且小農生產的有機友善蔬果成為五星級飯店食材,形成食善的循環,且有助土地永續。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表示,利用有機質肥料及土壤微生物來增加土壤有機質,不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化學肥料使用,這是最具體的減碳作為,期盼中央可以推動友善農業的土壤碳匯價值方案,幫助農民取得土壤碳匯轉碳權,進而有更多農民投入友善耕作行列。
▲「張師傅生態紅茶園」創造友善環境、永續生態使「人與自然共生共榮喝到土地的甘甜滋味」,產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紅茶。(圖/記者蔡佩旻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