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單親醫師爸爸在臉書發文自述打小孩,圖為體罰家暴示意圖,非當事人。(圖/CFP)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一名網紅單親醫師爸爸在臉書發文,因為自己過去太寵溺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出問題,改採嚴厲方式管教,在犯錯的當下打耳光等,卻遭孩子媽媽通報家暴,讓他自覺灰心又遺憾。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1日表示,在失控時體罰孩子,那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而家長尋求專業協助,不代表是「失職」的父母,透過親職教育,才可以協助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正面有效的幫助。
親子部落客「德州媽媽沒有崩潰」1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名兒科醫師打小孩打到被前妻報警,上網寫了一篇文討拍,文中主要控訴小孩有多難教、以及他有多灰心有多累,沒提到的是,「他是打了小孩50幾個巴掌,閃了還要加罰,並且這幾個月是打完小孩叫他們睡、他們睡了再叫起來打。小孩連睡覺都怕。」
對此,王婉諭表示,近日,一位醫師教養孩子的貼文,引發非常熱烈的討論,也讓自己的心情非常複雜與沈重。看到一位曾出版「育兒全書」的醫師,用「打耳光」「罰跪」教養孩子,也看到一位受挫的父親,用他一定會後悔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事實是,打在孩子身上的耳光,不是在教導他們,只是在發洩罷了。
王婉諭指出,羞辱式的對待、責打,不會讓孩子記得他犯了什麼錯,只會記得被羞辱這件事。孩子不會因此而深切自我反省,也沒有學會怎樣做出正確的決定。孩子可能留下長遠且難以抹滅的影響,讓他們以為「暴力」可以解決問題;甚至可能讓孩子跟你之間留下永遠無法修補的傷痕。
王婉諭表示,有時候,面對情緒,先停下來,讓自己與孩子隔離開來,冷靜一下,才能夠更理智的思考。其實,孩子跟我們一樣,也會感受與思考,「如果你平常在與大人溝通的過程中,會嘗試去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理解,那我們也該嘗試去理解孩子,用同理的方式去對話,或許就會發現他們的糾結,與我們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王婉諭指出,某方面來說,作為雙薪家庭中的職業婦女,面對家中好幾位學齡中的孩子,自己非常理解這些教養過程中的挫折。尤其當自己在工作最忙碌的時候,仍擠出 120% 的精力與精神去陪伴孩子,卻還是得不斷面對孩子任性、堅持自我的時候,真的會有很多情緒無處安放。
王婉諭表示,光是在議場攻防最緊張的時候,收到孩子一邊吵架一邊打來的電話,就常常讓自己理智線幾近斷裂。天下父母心,沒有家長不是「為了孩子好」。然而,如果在自己最激動、失控的時候選擇痛罵孩子一頓、甚至是體罰,那只是往往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挫折全部傾倒在孩子身上。
王婉諭直言,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家長和孩子們都會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成長,而家長們也不要吝嗇於主動求助,尋求專業協助,不代表你是一個「失職」的父母,反而代表你是一個願意不斷「學習」的父母。透過親職教育,才可以協助父母,讓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正面有效的幫助。
王婉諭表示,關於這點,政府做的真的還不夠,自己作為一位立法委員,必須要面對的課題。也要呼籲,社會應該要更積極的告訴父母:所有家長都會在教養過程中遇到挫折,而尋求協助,不代表你做錯什麼。反之,濫用暴力對待更容易受傷的孩子,才會帶來更嚴重的傷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