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門市場一度被視大阪的代表景點,但如今卻成為痛宰觀光客的象徵 。(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王佩翊/編譯
日本大阪府自江戶時代就是物流與經濟的據點,也因此成為西日本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更因為集結來自全國各地食材而被稱為「天下的廚房」。在大阪擁有近200年歷史的商店街「黑門市場」則是當地人與觀光客的必訪之地,然而近日卻有網友發現,黑門市場越來越貴,一樣的東西竟是外面的2至3倍,根本就是專門宰觀光客,如今在地人根本就不會去消費。
根據《集英社》報導,黑門市場的起源可以回溯到江戶時代後期的1822年至1823年,當時販賣魚類的商人聚集在現今市場附近圓明寺的一扇塗黑的山門前,並被稱為圓明寺市場,直到圓明寺被燒毀後,才正式更名為黑門市場,這裡有至少140間販賣水產、蔬果、肉品、醃漬品、乾貨以及熱食的店家,由於商品以高品質聞名,因此不只一般客人,有許多來自難波的餐廳也會到此進貨。
由於日圓貶值、簽證開放以及廉航航點進駐關西國際機場的三重加持,黑門市場自2011年起逐漸成為觀光客必訪的景點之一。然而近日推特上卻出現不同聲浪,許多網友表示,「黑門市場變了」、「現在太貴了,根本就不會去」等。
對此,旅遊業界人士指出,「原本黑門市場給人的印象是『雖然價格有點貴,但是能買得質量好的好東西』,並且有一定的誠信。然而最近卻因為外國觀光客越來越多,售價都上漲成觀光景點的價格,導致當地的常客紛紛離去。」
記者實地探訪後也發現,雖然黑門市場人潮不少,但其實9成都是外國人,幾乎看不見日本人的身影。其中以中國為首的亞洲人占最大宗。而這類旅客最常購買的就是能夠邊走邊吃的螃蟹、鮮蝦等海鮮,或是神戶牛、黑毛和牛肉串的烤物。
報導指出,其中一間店的帝王蟹腳4隻就要價3萬日圓(約新台幣6609元)、蝦子1尾2500日圓(約新台幣550元)、干貝2顆1000日圓(約新台幣220元)、岩手縣產的牡蠣2顆1200日圓(約新台幣264元)。然而北海道產的干貝與岩手縣產的牡蠣通常1顆只要200至300日圓(約新台幣44至66元)就能買到,黑門市場幾乎是一般價格的2至3倍,也被認為是專門「痛宰觀光客」。
如果說海鮮會受到時價影響,那麼從其他物品的價格更能看出差異。一樣的哥吉拉模型與初音未來模型在其他地方只需要2530日圓(約新台幣557元)、2975日圓(約新台幣655元),但黑門市場卻賣到5000日圓(約新台幣1101元)。
對於這樣的亂象,大阪人不禁感嘆黑門市場簡直就是「大阪之恥」,並且讓外國人認為大阪人是笨蛋。店家因為一直依靠觀光客賺錢,疫情爆發後,外國人不來了,就開始以500日圓(約新台幣110元)的特惠價格辦促銷活動,結果外國人一回來,馬上又把價格提高成天價。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