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時代遺留下來的哺乳動物捕食鸚鵡嘴龍化石。(圖/翻攝環球時報)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遼寧一帶曾發現一枚1.25億年前、白堊紀時代,肉食性哺乳類動物捕食鸚鵡嘴龍的珍貴化石,這枚珍貴化石也成為人類迄今為止發現哺乳動物捕食恐龍的最早證據。中加兩國學者研究這塊化石所取得的相關成果於昨(18)日在《自然》的子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雙方纏鬥的修復圖野生動地展現當時的驚險場面。
▲近似於獾的強壯爬獸捕食鸚鵡嘴龍時的纏鬥復原圖。(圖/翻攝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導,在論文中,由中加兩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還推測,在遼寧陸家屯源於火山噴發的沈積層中可能會繼續產生物種之間相互爭鬥的新標本、新證據。論文作者之一的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者吳肖春也認為,不排除未來可能會發現白堊紀哺乳動物捕食肉食性恐龍的證據。
這枚珍貴的化石存於山東威海紫光實驗學校博物館內,被認為是再次挑戰白堊紀恐龍在當時環境下的「霸主地位」,外界普遍認知,恐龍在白堊紀期間是地球的主宰,幾乎不可能受到同時代哺乳動物的威脅。
▲專家分析化石,找到強壯爬獸捕食恐龍的佐證。(圖/翻攝環球時報)
在這枚化石上,鸚鵡嘴龍處於俯臥的狀態,一頭外型近似於獾的哺乳類爬獸正撕咬住鸚鵡嘴龍的肋骨,兩頭遠古獸類扭打在一起,此時,火山突然噴發,將這兩頭獸類永遠「定格」,直至成為化石,被人們發現。
吳肖春表示,化石中的兩個動物死亡時都是亞成體,其中,鸚鵡嘴龍體長119.6公分,約與一條大型犬相當,捕食牠的哺乳動物是一種類似於獾的動物,學界稱其為強壯爬獸,體長約為46.7公分,「化石發現之初,學界並不能確定這頭爬獸究竟是捕食了恐龍,還是僅為食腐行為。」
論文共同創作者之一的馬隆博士透露,中加兩國學者經過仔細觀察認定,爬獸是在捕食鸚鵡嘴龍而不是啃食一具屍體,「如果鸚鵡嘴龍在爬獸遇到牠之前就已經死了,那麼這兩隻動物不太可能變得如化石中呈現的那樣糾纏一起,爬獸位於鸚鵡嘴龍背方的位置也表明牠是攻擊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