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專家:實現人民幣國際化需構建3大條件

▲▼人民幣,美金,中美貿易戰。(圖/CFP)

▲人民幣。(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表示,人民幣能否與美元、歐元等量齊觀,需構建三大條件,一是要基本完成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二是中國金融市場的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取得長足進步;三是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性開放與風險控制體系之間要實現高階平衡。

陳雨露22日出席了2023國際貨幣論壇,他提到,截至2022年末,繼美元、歐元後,人民幣已成為第三大國際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總體呈現長期增長趨勢。

▲人民幣,新版,紙鈔。(圖/CFP)

陳雨露認為,人民幣有望成為最具活力、最具有潛力的全球優質公共產品,國際貨幣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鮮明的全球公共產品的屬性,但其在中長期存在著優質品甚至合格品的稀缺問題,疫情和地緣政治衝突等全球性挑戰使得國際貨幣供給缺口的問題進一步地激化。

陳雨露說,人民幣國際化為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提供了國際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的新增選項,並推動國際貨幣格局朝著多元競爭、相互制衡的多極化方向前進,增加了世界經濟的穩定性。

陳雨露強調,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向前需持續做好基礎性工作,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增強居民和非居民的人民幣可獲得性,以及人民幣跨境使用的便利性;二是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三是深化人民幣金融市場建設,構建以債券市場為核心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四是持續推進「雙碳」目標落實落地,積極推動全球氣候合作和全球氣候治理的改革;五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深度參與全球數字領域的經貿規則的制定和治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