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候填過的「家境調查表」,讓許多網友討論「小康」的定義是什麼。(圖/取自免費圖庫Startup Stock Photos)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小時候在學校都會填過一份有關家庭環境的調查表,常見選項包括富有、小康、普通和低收入等等。就有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表示,小時候填家境「小康」長大之後越想越不對勁,所以現代人家庭年收入到什麼水準,才算是家境「小康」?
原PO發文表示,小學時代填過家境調查表,當時天真認為,家裡至少不是租房子也不怕餓肚子,於是就填了「小康」,長大後越想越不對勁,家裡沒車,只有一間老房子,沒出國玩過,家中也沒擺台鋼琴,哪來的小康?
原PO問,「假設標準是家中有自己名下的房無貸款、有車、一年出國玩一次、常備閒錢存款100萬以上,那算是小康嗎?」
網友在推文中回應表示,「300萬吧,算是普通人努力下可以達到」、「家庭年收350萬」、「300萬在竹北只能填普通,剛過中位數」、「南部200萬、北部300萬、北市600萬」、「一家四口的標準來看我覺得家庭年收300萬以上」。
但也有網友認為,「小康應該都是自謙之詞」、「會說小康的年收其實不少」、「小時候也都填小康,但其實我家根本貧困」、「小康感覺是有閒錢,不然再增加中康、大康不就好了」、「國中好友爸媽主治醫師填小康,我大為震撼」、「我媽都叫我寫小康,打腫臉充胖子」。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21年資料顯示,最高20%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為220.6萬元,中位數家庭每戶92.9萬元,最低20%每戶35.9萬元,全台灣平均值為109萬,除了看年收入,也還要參考居住地,才能判斷真正的家境水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