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參與蘇州「崑曲溯源之旅」 換戲服互動讚要多交流

▲▼ 崑曲,青年文化月,蘇州 。(圖/記者蔡儀潔攝)

▲崑曲老師在向台青們示範不同的動作。(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蔡儀潔/蘇州報導

第三屆兩岸青年文化月26日在江蘇蘇州啟動,期間舉辦了4場文旅體驗、7條線路,譬如崑曲溯源之旅、尋味之旅等。在今(27)日的崑曲溯源之旅上,來自中國文化大學的2名台生換上戲服互動,並表示,雖然兩岸學生身處的地點不同,但做的事情是一致的,未來可以多做交流。

▲▼ 崑曲,青年文化月,蘇州 。(圖/記者蔡儀潔攝)

▲活動現場 。(圖/記者蔡儀潔攝)

蘇州今早舉行了「國潮風起 梨園新調」第三屆兩岸戲曲文化沙龍,邀請了大陸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京劇院梅派青衣高飛和知名崑曲演員劉煜到場,展示和講解傳統戲曲。

劉煜作為一名1992年出生的崑曲新生代力量,曾與大陸當紅饒舌歌手GAI周延合作《滄海一聲笑》,深受年輕族群歡迎。她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時表示,現如今崑曲的受眾不僅在不斷壯大,而且呈年輕化趨勢,「我們在非常美好的時代,從事傳統藝術。」

▲▼ 江蘇,蘇州,文化月 。(圖/記者蔡儀潔攝)

▲劉煜(右一)在與台生互動。(圖/記者蔡儀潔翻攝)

談起兩岸崑曲交流,劉煜指出,她所在的劇團疫情前曾到台北、台中表演《牡丹亭》,當時是一票難求、座無虛席,「那時候挺意外的,發現原來台灣人也很懂崑曲,體會到傳統藝術沒有邊界,能很好地促進兩岸民眾交流融合。」

▲▼ 崑曲,青年文化月,蘇州 。(圖/記者蔡儀潔攝)

▲中國文化大學戲曲學院學生呂朋育(右)和吳佩琪(左)。(圖/記者蔡儀潔攝)

參與崑曲溯源之旅的台青們,則走進崑曲傳習所 ,了解崑曲的緣起和發展 ,期間中國文化大學戲曲學院學生呂朋育和吳佩琪,換上戲服參與互動。

呂朋育和吳佩琪表示,過去都是透過老師講解、影片或書籍瞭解崑曲文化,此次不僅親自來到發源地,而且現場欣賞了大師們如何演繹《牡丹亭》,感受很不一樣,「雖然兩岸學生身處的地點不同,但做的事情是一致的,未來可以多做交流。」

兩人接著介紹道,在台灣崑曲與京劇經常會融合演出,甚至還會結合西方現代戲劇,令年輕人更能接受和理解傳統戲曲,更好傳承傳統文化藝術。

資料顯示,崑曲有「百戲之母」之美譽,發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蘇州市崑山市巴城鎮),以曲唱為中心,唱念使用之語音為「中州韻」,主要以曲笛、鼓、板等樂器伴奏,風格纏綿婉轉細膩,故又有「水磨腔」之雅稱。

大陸現有專業崑曲劇團包含上海崑劇團、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杭州之浙江崑劇團、北京之北方崑曲劇院等。此外還有2015年新成立的崑山當代崑劇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