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副總統賴清德規劃在8月中旬以總統特使身分出訪巴拉圭,也預計會過境美國。有涉外人士便觀察到,此消息一出後,不少針對賴團隊國際與外交的質疑開始出現,先是中國駐美大使謝峰以「灰犀牛」說,還有國內部分媒體試圖帶動「美方不信任賴清德」、「賴清德沒有國安團隊」的風向;該人士說,這樣的攻擊套路與模式早在總統蔡英文參選時就發生過,當年同樣也有「疑蔡論」標題,質疑蔡不懂國安、沒有團隊,與最近的手法如出一轍。
該涉外人士指出,這些攻擊的模式,不外乎三大套路,首先是攻擊民進黨團隊「英文不好」。例如某媒體以及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就質疑賴清德投書《華爾街日報》,其中一些用字、用語不夠精確,最後發現根本沒這回事,而其實林為洲的英文程度有沒有好過中學生恐怕都還是個問題。
同樣的套路,2016年總統蔡英文剛就任,接見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賈朵德(Marcus Jadotte),就被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攻擊英文不好,也被特定媒體、名嘴引用攻擊,但最後被發現當時用法沒有問題,在劍橋英文辭典裡就有該英文說法的例句,尷尬收場。
接著第二大套路,就是為放話者披上「學者、外交人員」外衣發言,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前外交官,根本就是國民黨要員。涉外人士說,例如近日所謂前外交人員黃奎博,認為美國智庫專家學者對賴兩岸政策的評論仍有疑慮,但真相是黃奎博是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近來被媒體包裝成「學者」、放話美國對賴清德有疑慮的黃介正,還是國民黨的「駐美代表」這麼大的黨官。
涉外人士指出,最後一步則是「挾洋抹黑」。例如,近期特定媒體引述所謂不具名美國智庫成員表示,華府「疑賴論」並非最近才突然出現,指稱有其脈絡可循。但早在2011年蔡英文第一次選總統,這類匿名美國某某官員、專家放話的套路就所在多有,「這種明顯偏向國民黨,甚至是中共的用詞,國民黨是當作大家都瞎了看不出來嗎?」
該人士分析,從2011年到現在,十幾年過去了,國民黨沒有變,共產黨也沒有變,但世界已經變了,當年行得通的老招,就像是九二共識現在成了票房毒藥。當年言必稱「一中市場」,現在早被全球供應鏈重組徹底打破,而當年被貼上「暴力小英」標籤的蔡英文還有民進黨,現在倒成為國際社會信任甚至爭取的對象。
該人士直言,只有國民黨還活在那一招半式當中找出路,然而這或許十多年前騙得了台灣人,但十多年後的現在,這老套路已經走不到未來。
▲從「疑蔡」到「疑賴」,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都面臨有心人士相同的輿論操作打擊。(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