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家潘小俠過世。照片為國美館於2018年舉辦「回望─臺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 1970s-1990s」特展,潘小俠以〈蘭嶼記事〉作為主題參展。(圖/國美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紀實攝影家潘小俠今(31)日凌晨辭世,享壽69歲。文化部長史哲聞訊深表哀悼與敬意,並表示潘小俠長期投身紀實攝影,關注台灣土地與社會運動,透過鏡頭凝視台灣社會時事,記錄美術家、文學家、原住民和白色恐怖受難者等,書寫一部「台灣影像史」,文化部將頒發旌揚狀予以表彰。
潘小俠1954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復興美工,後自學攝影,因閱讀劉其偉所著的《台灣土著文化藝術》,深受原住民族文化吸引,在1980年前往蘭嶼捕捉島上的真實臉譜與動人畫面;而後進入報社擔任攝影記者,第一線採訪記錄艋舺夜間故事、白色恐怖受難者、社會及民主運動等,是台灣歷史發展的參與者與紀錄者。
潘小俠離開報社後,持續進行紀錄片拍攝等影像紀實工作,完成《不知為誰而戰-影像故事紀錄片》、《部落最後印記-紋面patsan》、《回家的夢》等紀錄片,出版《台灣美術家一百年:潘小俠攝影造像簿》、《白色烙印1949-2009人權影像》、《見證228》、《台灣作家一百年》、《蘭嶼記事:潘小俠影像1980–2022》等攝影集。作品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典藏,並於2017年獲頒第40屆「吳三連獎」藝術獎。
▲潘小俠自1980–2022在蘭嶼拍攝長達42年,發表《蘭嶼記事》攝影書。(圖/前衛出版提供)
其中《蘭嶼記事》是他花費長達42年期間,捕捉蘭嶼動人面貌,可惜在去年出書後潘小俠就被診斷出罹患食道癌,治療過程又感染肺結核,數個月無法離開醫院。
左轉書店介紹,「《蘭嶼記事》傾注了小俠的畢生關懷。夏曼‧藍波安說,獵奇拍照的人們在小島來來去去,只有小俠一待超過40年;張照堂則說,小俠用酒精召喚靈視,彷彿是切開攝影界陳規的鬼頭刀魚。潘小俠的鏡頭,本是孤高蒼鷹,選擇盤旋於現實的慘烈低空。願意直視深淵的朋友,這本誠摯無比的影像集應該要在案頭收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