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藝術家帶來《無敵風火輪》打頭陣,為2023臺北藝術節揭開序幕。(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2023臺北藝術節將於本周六(5)日揭幕,首周迎接南非與剛果民主共和國藝術家來台,其中打頭陣的《無敵風火輪》大膽將人力車搬進劇場,結合生猛狂放的原民女性電音派對,以幽默方式探討「黑人服務白人」殖民史的意義;另一位舞蹈家則用用身體述說家國苦難與殖民史,他在23歲某天被告知要用不同名字稱呼自己的國家,體悟到「我唯一真實的國家,就是我的身體。」
今年臺北藝術節主題為「萬物運動 Dancing Ecosystems」,首周由南非與剛果民主共和國藝術家帶來舞蹈演出。策展人林人中表示,所謂的「南方」指的並不是「東南亞」,而是南半球的非洲及南太平洋島嶼,因為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們,比較少關注南半球,當非洲的藝術家闡述他們的歷史,或重新認識他們自己文化的時候,其實也提供一面鏡子,讓我們能夠看見自己的過去跟現在。
▲《無敵風火輪》大膽將人力車搬進劇場,還結合生猛狂放的原民女性電音派對。(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其中南非的編舞家羅賓・奧林(Robyn Orlin)大膽將人力車搬進劇場,帶來《我們腳踩無敵風火輪,五光十射你的路,與魔鬼共舞在1820》,她處理殖民議題的手法,顛覆人們對倡議的刻板印象。舞作結合南非祖魯文化、電子樂,開場的表演者以「人力車夫」的角色現身,過程展現祖魯語的演唱及非洲舞蹈的文化力度,以靈活、輕巧、幽默的方式探討「黑人服務白人、奴隸服務殖民主」的當代意義。
由於南非在20世紀初出現的「人力車」,原先是為了解決英國在當地的糖業交通問題,當時大多由祖魯人拉車服務白人。不過人力車作為殖民統治象徵的同時,卻意外展現本土文化的生命力,車夫會以誇張的羽毛、牛角頭飾、部落圖騰的外衣,混搭皮革與流蘇裝飾車輛外觀,無論坐在車上或在路旁觀看,都像是一場華麗又歡騰的街頭表演秀,到1960年代甚至成為南非官方認證的重要觀光資產。
▲《無敵風火輪》曾經在歐洲巡演時,結尾幾乎是全場起立。(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而羅賓・奧林身為一位白種南非女性,將這段特殊歷史編入舞作。她來自立陶宛的猶太人家庭,流亡到南非,創作主題經常關照南非社會,特別是黑人族群的殖民、恐同、愛滋、貧窮等議題。
這次來台演出的當代非洲舞團「動動舞職業舞團」(Moving into Dance Mophatong)是南非最資深國寶級舞團,結合南非當代音樂團體uKhoiKhoi令人嘆為觀止的歌聲,在音樂風格包括了阿卡貝拉(無伴奏人聲合唱)、電子迷幻、非洲特有的音樂節奏等,呈現爆炸性的效果。曾經在歐洲巡演時,結尾幾乎是全場起立,台上台下一起跳舞,受到高度盛讚 。
▲剛果編舞家福斯坦.林耶庫拉(Faustin Linyekula)用身體來訴說殖民史。(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另一位剛果編舞家福斯坦.林耶庫拉(Faustin Linyekula)則以作品《我的身體,我的檔案》用身體述說家國苦難與殖民史。剛果自1960年獨立後,因政權更迭陸續更改國名為剛果共和國(1960-1964)、剛果民主共和國(1964-1971)、薩伊共和國(1971-1997)、剛果民主共和國(1997至今)。
福斯坦.林耶庫拉在23歲的某一天,被告知未來要用不同名字稱呼自己的國家,成為他創作的啟蒙,他表示當時有一種感覺浮現,「只有我的身體沒有對我撒謊。」進而開始探問自己的身份與認同,體悟到「我唯一真實的國家,就是我的身體。」
▲福斯坦.林耶庫拉發現,「我唯一真實的國家,就是我的身體。」(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我的身體,我的檔案》透過「向身體提出問題」,傳達壓迫的權力關係,同時回顧了他20年的創作成果,及在家族故事中缺席的女性。他邀請知道如何與木頭對話的知名雕塑家Gbaba,為作品製作雕像,並將已故祖先的能量注入雕像中。
兩檔來自非洲的節目,帶來截然不同的視野與文化,讓身在台灣的觀眾能夠更靠近南半球的觀點。羅賓.奧林與動動舞舞團《無敵風火輪》將於8月5、6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福斯坦.林耶庫拉《我的身體,我的檔案》將於8月5日、6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
▲藝術家以身體訴說國家苦難與壓迫的權力關係。(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