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CPI由正轉負 官員: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

▲人民幣,存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圖/CFP)

▲中國大陸CPI由正轉負。(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大陸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負0.3%,這也是自2021年2月以來,大陸的CPI首次呈現負增長。事實上,先前就有多家機構預估大陸7月份CPI可能由正轉負,各界也對中國大陸是否已經落入通貨緊縮區間有不少討論。

對於CPI數據轉正為負,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7月份,居民消費需求持續恢復,CPI環比由降轉漲,但受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同比有所回落。

董莉娟還提到,7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明顯回升,同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董莉娟指出,7月份,食品價格同比由上月上漲2.3%轉為下降1.7%。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26%,降幅比上月擴大18.8個百分點。

▲▼中國大陸消費,逛街,購物,夜市。(圖/CFP)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說,從供給看,國內生豬產能總體處於合理水平,從需求看,夏季過後天氣逐步轉涼,加上高校陸續開學、中秋國慶等重要節假日陸續來臨,根據往年情況,豬肉消費將逐步增加,可能推動生豬價格有所回升。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說,7月CPI同比由平轉降,主要原因是當月豬肉、蔬菜價格同比下行幅度加大,帶動食品CPI同比由正轉負,抵消了暑假服務價格上漲、成品油價格上調帶來的影響,推動整體CPI漲幅進一步降至通貨緊縮區間。

王青提到,先前汽車「價格戰」影響仍然存在,7月汽車價格同比繼續出現較大幅度負增長,也將對CPI同比下行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中國大陸消費,逛街,購物,夜市。(圖/CFP)

王青還說,除了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價格下降外,7月CPI進入通縮區間以及前期物價水平持續低迷,背後是在市場供給充分的同時,消費修復力度整體較為疲弱,而且這種物價走勢對消費信心的影響也不容低估。

王青強調,當前需要宏觀政策適度發力,著力刺激居民消費,打破負向循環。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認為,7月CPI雖然同比轉負,但環比增長,加之基數效應逐步減弱,國內物價呈現企穩回升跡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